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人/动物发病初期的免疫检测在疾病诊断和防治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发病初期病患血清中抗体浓度较低,而传统检测方法单纯依靠抗体自身的随机运动使之与抗原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识别出阳性血清,不利于疾病的快速诊断.因此加快对血清中低浓度抗体的检测速度是提高临床诊断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基于交流电热和介电泳技术的血清中低浓度抗体快速检测的新方法,搭建"硅基底非对称平行电极阵列-PDMS微通道"微流控测试平台,以牛副结核为例,通过对免疫反应过程中"电极/血清"界面双电层电容的实时测量,以单位时间内电容的相对变化率为指标,成功分辨出阴性和阳性血清,检测时间仅为2 min.结合交流电场下微流体的流动和可极化粒子的介电泳理论,分析了免疫反应加快的机理.交流电场加速了微通道内抗体分子的对流和传质,大幅度提高了免疫反应效率,结合免疫反应方程,给出了免疫检测过程中微通道内抗体浓度变化的数值仿真,在理论上证明了快速血清免疫检测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大专院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后,作为工科重中之重的电子专业只有从师资落后,教学模式落后的现状中走出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发展本科教育,不断积累本科办学经验,提高办学层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才能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3.
本系统基于等效采样原理,以8051单片机和FPGA组成的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具有实时采样和等效采样两种方式,能以不大于1MSa/s的采样率对10Hz-10MHz范围内的周期信号进行采样显示,并能进行单次触发和存储/调出波形。  相似文献   
94.
提出了一种带排烟热回收发生器的直燃机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新型循环的性能系数随着排烟热回收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热回收发生器所需的传热面积也增大.提出了热回收发生器的优化计算方法,确定了给定参数下热回收发生器产生的最佳冷剂蒸汽比例.新型循环的性能系数提高约2 %,排烟温度可降低到130 ℃左右,从长远来看具有很好的节能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95.
1931年,美国航空公司招募了一名年轻的飞机驾驶员,工作任务是从得克萨斯州飞往纽约,月薪为250美元。不久,人们就惊异地发现,这个年轻人来这里可不是为混碗饭吃,因为他本人竟是一个亿万富翁。  相似文献   
96.
一、抉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相似文献   
97.
98.
选择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种方法在新式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副作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表明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运动神经阻滞CSE组优于CEA组,而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性。因此认为CSEA是新式剖宫产较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9.
简述了多媒体数字信息的压缩技术标准、编码类型及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展望了压缩技术的进步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和谐相处,这几乎已经成了全人类的共识。但是在我国科坛,最近却围绕这一问题,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问题的起因,是由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发表在2005年第一期《环球》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引起的。何祚庥认为,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不能以环境为本,也不能以生态为本,而应该以人为本。他在文章中说:“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但也是为了人。”他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更不惜强调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