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46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8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明确海拔变化对黄山松阔叶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化学组分含量的影响及初步影响机理,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后,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变化。【方法】以黄山松在凤阳山的主要分布海拔范围1 000~1 800 m为准,选取1 200、1 500、1 800 m 3个海拔梯度,在每个海拔梯度的阳坡选取3个标准样地(20 m×20 m),用蛇形法于每块样地取样,带回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机碳化学组分含量。【结果】随着海拔升高,土壤养分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水溶性碳及有效磷含量在各海拔间差异性显著(P<0.05); 随海拔升高,烷基碳、N-烷氧碳含量先增大后减小; 芳香碳、酚基碳及羰基碳含量则先减小后增大; 烷氧碳和缩醛碳含量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1 200 m处羰基碳含量与其他两个海拔存在显著差异(P<0.05)。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排序显示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之间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羰基碳、烷基碳含量及Z烷基碳/Z烷氧碳的变化引起的。冗余分析(RDA)显示,土壤总磷含量及土壤容重对有机碳分子结构复杂程度影响较强; 土壤总氮含量与有机碳稳定性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海拔变化所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高海拔处温度过低会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2.
目的:研究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因素,探究输注疗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113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预防性输注的1 921次血小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并依据血小板增加指数值(CCI),将患者分为血小板输注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无效组及有效组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血小板输注疗效与患者起病时的血象、脾脏大小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型、疾病类型等并无统计学差异.无效组患者死亡率(45.2%)高于有效组患者(25.8%),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无效组中位生存期(10.4月)远低于有效组(17.2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无效组及有效组中位生存期均未到达,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起病时伴有贫血(血红蛋白质量浓度60 g/L)、血小板降低(血小板计数20×10~9/L)、白细胞升高(白细胞计数50×10~9/L)等血象异常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更易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的疾病预后差于输注有效的患者.  相似文献   
953.
基于语用身份论与标记模式理论,对“人民日报”“南京发布”“头条新闻”和“老年之声AM1053”4类微博用户发布的新闻叙事中,老年指称语的变异现象及其身份建构情况的研究发现:就使用频率而言,有标记性指称语多于无标记性指称语;从具体分布来看,类指指称最多,其次是亲属指称、姓名指称等。除使用无标记性指称“姓名”建构老人的确定性个体身份之外,微博新闻还使用大量的有标记性指称语来建构老人的群体身份和关系身份;有标记性指称语和无标记性指称语之间的连续变异展现出老年人身份的动态建构,即个体身份内部的互动,个体身份向关系身份、个体身份向群体身份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954.
人工神经网络在苏州空气污染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预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简单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较详细地回顾了国内BP神经网络在空气污染预报领域的研究应用情况,并建立了苏州市区SO2浓度预报的BP神经网络,预报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可推广用于其它空气污染物的预报。  相似文献   
955.
广东国民创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民创投”)是一家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秉承科技投资与利国利民理念,专注于投资具有爆发性成长潜质的硬科技创新型中早创业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投资机构。历年来,国民创投不仅为“双创”大赛输送了专业的评审专家,还成为了参赛企业获得投融资的重要渠道,在帮助企业度过创业困惑期、助力科创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本刊专访了国民创投总经理彭斯特,对创投专家与创投机构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56.
本轮经济景气收缩有望在2019年4季度结束,2019年第4季度至2020年经济景气在"偏冷"区间大体平稳、稳中略升的可能性较大。预测2019年GDP增长6.15%左右,CPI上涨率在2.8%左右。经济周期波动将继续呈现新常态下的"微波化"特征。建议适度加强逆周期调控以稳定内需,将"稳消费"提到更重要的位置,深化供给侧改革,积极扩大开放,长短期措施结合以稳定增长和物价。  相似文献   
957.
我国月度经济景气从2015 年第4 季度开始出现止跌企稳态势,2016 年第4 季度至2017 年可能在“偏冷”区内继续保持大体平稳的运行态势。短期内经济景气再次降温进入“过冷”区间的可能性较小。预测2016 年GDP 增长率将达到6.7% 左右,CPI 上涨率为2% 左右,经济景气和物价波动继续呈现“新常态”下的“微波化”特征。  相似文献   
958.
在对项目成功因素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出科技项目立项、启动、实施、结项和后评价五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关键成功因素涉及到项目负责人能力、人力资源、经费预算、科学计划、上级支持、成员参与和有效控制等,并得到了健全项目管理机制、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及提升团队合作精神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959.
为解决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易早熟、后期收敛慢、收敛精度低等问题, 提出一种自适应杂交退火PSO算法。采用Sigmoid函数控制惯性权重, 平衡粒子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能力; 采用双曲正切函数控制加速系数, 平衡粒子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能力, 提高算法精度; 引入模拟退火算子, 使粒子在搜索过程中以一定概率接受差解, 增加粒子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 在算法后期引入杂交变异算子, 增加种群多样性, 进一步提高算法精度。基于3种标准测试函数对所提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 并与现有典型PSO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所提算法在收敛精度及收敛速度上均具有一定提升。最后, 将所提算法应用于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设计, 取得了较现有算法更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0.
高铝锌合金由于其高温耐磨性较差而受限于各种重型传动领域的使用,碳化硅增强体的加入有效改善了当前的困境。然而以高铝锌合金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仍然有明显的时效缺陷,且随着重载长程传动的持续而引起摩擦温度剧增,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微观组织中固溶体的溶解度增大,耐磨α相和减摩η相均向软基β相转换引起了微观结构的不稳定,从而导致摩擦工况中复合材料使用性能的不稳定。本文采用搅拌联合熔体超声工艺制备了纳米Zn–38Al–3.5Cu–1.2Mg/SiCp复合材料试样,研究了不同稳定化处理下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行为,分析了磨损性能与磨损量、磨损表面形貌、纳米增强体的分散性以及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化的复合材料内部的纳米SiCp分布更加均匀,经稳定化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随着接触表面温度的升高而在增大,未经过稳定化处理的复合材料显微硬度随着接触表面温度升高基本不变,并且稳定化工艺最优为380℃ × 6 h + 170℃ × 48 h。稳定化处理有利于复合材料中纳米增强体颗粒的分散,不仅细化了晶粒大小还增强了耐磨性,同时由于纳米SiCp的高温热稳定性还进一步抑制了在磨损时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中硬质相向软质相的转变过程,同时稳定化处理也有利于缓解纳米SiCp在基体界面处所引起的裂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