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01.
纺织品热湿传递中的交叉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在热湿同时传过程中Soret效应和Dufour效应的影响程度.实验证明,湿空气中热湿交叉效应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其它可无限溶混的非极性混合气体.实测所得的质导热系数KC测和热导质系数DT测要比原理论推算值大1~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302.
阐述了吸湿/快干功能性织物对纤维原料和织物结构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一些对有关织物设计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303.
探讨服装压对体育防护用品运动功能及穿着舒适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人体皮肤对服装压的主观感受随着受压强度、作用时间、受压部位及运动状态的不同而异;(2)人体在通常状态下,前臂、小腿及腰部等部位所需要的舒适服装压较小(490~2600Pa),但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舒适压力要比一般状态下大1960Pa左右;(3)人体各部位都有其舒适压力范围和最大可承受的压力极限,故服装压的大小直接影响体育防护用品的运动功能及穿着舒适性.  相似文献   
304.
采用粘贴片式双悬臂梁(DCB)试件和端部切口弯曲(ENF)试件研究了平纹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对玻璃平纹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Ⅰ型和Ⅱ型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织物的密度对层间断裂韧性有显著的影响.提出了在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中,基体在织物孔洞中形成层间铆接,并研究了其与层间GⅠC和GⅡC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5.
联苯胺被铝柱层蒙脱石及蒙脱石吸附氧化后均生成联苯胺蓝或联苯胺黄。在控制pH条件下,定量测定了这两种剂对联苯胺的吸附等温曲线,结果表明,联苯胺在两种吸附剂表明的吸附量随着反应体系的pH增大和加入联苯胺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条件下,蒙脱石的吸附能力大于铝柱层蒙脱石。  相似文献   
306.
为提高电加热采油工艺应用效果 ,研究了常规抽油井及各类电加热井的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通过对各类井筒温度分布曲线的综合分析得出 :在电加热工艺选井方面 ,对高凝、高含蜡油井 ,应选择液量在 4 0 m3/ d以下且含水较低的井 ;而对于稠油井应选择供液能力较好且含水较低的井 .在选择加热方式、加热功率及加热深度时 ,应根据油井工况综合分析 ,结合各类电加热方式的不同特点 ,依据井筒温度分布曲线 ,合理设计各类电加热井的工作参数 .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较好解决了稠油及高凝高含蜡油的开采问题 .  相似文献   
307.
分析了Clapp振荡器的非线性特征,建立并用R—K方法求解了系统的状态方程.通过计算机仿真,观察了Clapp振荡器具有周期及混沌等多种振荡状态,并发现能够使系统产生混沌的参数并不唯一.  相似文献   
308.
用C语言编程的方法来处理比较复杂的实验数据,简捷准确,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  相似文献   
309.
目的 对电子标识进行皮肤致敏实验、皮内反应实验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了解其安全性。方法 使用0.9%氯化钠溶液将电子标识湿化,以保鲜膜覆盖后再用纱布覆盖在剃毛的小鼠皮肤上,1、24、48和72 h记录接触部位情况;将电子标识注射到小鼠皮下,注射后24、48和72 h安乐死小鼠,观察电子标识周围组织出现的红斑和水肿情况,并对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电子标识对皮肤没有刺激性,皮下注射电子标识后未见周围组织异样,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测试的电子标识未发现对小鼠的损伤。  相似文献   
310.
目的 探讨雌性小鼠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取卵时间对体外受精率的影响。方法 选用3~4周龄的野生型C57BL/6J雌鼠,体质量10~13 g,通过腹腔注射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HCG联合使用[1]做超排处理。我们将超排后雌鼠取卵时间分为6个时间段,分别为13、14、15、16、17、18 h后取卵母细胞与新鲜精子做体外受精。取3月龄雄性小鼠附睾里精子,在HTF液里获能1 h后,用于体外受精。实验共分3组,每组12只雌鼠用于超排处理,共得到2-细胞胚胎数分别为258、199和243枚;分别移植到当天见栓的假孕鼠输卵管内,得到出生仔鼠分别为98只、87只、95只;出生率分别为37.98%、43.72%和39.09%。结果 总取卵数和2-细胞发育率,超排后15 h取卵发育受精率最高,这说明小鼠卵母细胞超排后14 h少数成熟,15~16 h完全成熟,排卵17 h后则开始出现退化。结论 3组实验最高受精率比较:第1组15 h后取的卵母细胞团受精率最高为79.17%、第2组15 h后取的卵母细胞团受精率最高为75.68%、第3组16 h后取的卵母细胞团受精率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