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研究了3个在苯胺基邻位含有不同位阻效应的双(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C1~C3的合成及其结构的分析与表征。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以C3为主催化剂,考察了Al与Ni物质的量之比(nAl/nNi)、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压力、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浓度、时间等对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影响,得到最佳聚合条件为:nAl/nNi为150,温度25℃,压力2MPa,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评价了C1、C2和C3催化剂结构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在苯胺基邻位的取代基位阻较小时,催化活性较好,但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较低,并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1 H-NMR、13C-NMR、FT-IR等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2.
王小光  吴斐 《河南科学》1998,16(3):270-274
基于网络流模型,本文提出了确定模糊网络关键路线的参数线性规划方法,并给出了反映决策者偏好信息的模糊网络关键路线和工程模糊完工期的隶属函数形式,从而得到了模糊网络关键路线性质的更全面结果。最后,针对模糊环境下的并行工程计划问题,给出了模糊网络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由T.D.Chiuch和R.M.Goodman在1988年提出的指数型动态神经网络,给出了给定标准模式为该网络稳定点的一个简明的充分条件,并得到了这类稳定点的一步收敛半径。指出在概率意义下系统不存在伪稳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平行向量场与Jacobi场的关系,证明了若M为具非负曲率的局部对称空间或M为具双不变度量的李群,γ:(-∞、+∞)→M为测地线,E为γ上之平行向量场且k(γ∧E)=0,则E为Jacobi场。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完备非紧正则黎曼流形上的Busemann函数间的关系,并用于讨论流形的几何拓扑性质.  相似文献   
6.
结合坡面微地形变化,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角度研究典型缓丘区不同坡位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了解微地形生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培养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曲线呈现中坡位>坡顶>下坡位>上坡位>坡底的规律,中坡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坡底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基质的利用能力最低;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中发现,除McIntosh均一度指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中坡位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大,显著高于坡底指数值(P<0.05);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分析,氨基酸类利用率变化明显大于其他碳源,而胺类及酚酸类的利用程度较低,表明氨基酸类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坡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具有选择性,糖类、 氨基酸类、 聚合物类及酚酸类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贡献较大的碳源.  相似文献   
7.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在各种氧化还原状态土壤中均可形成大量的不可提取态残留(nonextractable residues, TBBPA-NER).然而TBBPA-NER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目前还鲜见报道.本研究以TBBPA在淹水条件和有氧条件下分别形成的不可提取态残留(即flooded-nonextractable residues, F-NER和oxicnonextractable residues, O-NER)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有氧条件下F-NER的归趋,以及土壤氧化还原状态改变下, FNER和O-NER环境行为的差异;同时研究了水稻根系分泌物对上述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有氧条件连续培养231 d中, F-NER在土壤中发生了缓慢的生物转化.尽管F-NER在土壤中释放出的可提取态量很低(1%~6%),但是矿化10%,且酯键和醚键结合部分有所消减.土壤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即0~50 d有氧, 50~103 d淹水, 103~231 d有氧)对F-NER的矿化影响很小;而TBBPA-NER在土壤中的降解转化受形成条件影响较大,表现为有氧-淹水-有氧培养下F-NER的矿化量,以及释放量均显著高于O-NER. F-NER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水稻根系分泌物抑制了FNER在有氧环境下的矿化,而淹水条件促进了F-NER的释放产物在土壤中的累积.结果证明,土壤中添加根系分泌物以及氧化还原状态转变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两种NER在土壤中的生物转化.  相似文献   
8.
2009美国硅谷指数--经济发展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硅谷一如既往地成为创新的圣地,每个员工创造的经济增加值连续6年得到上升。1997年-2007年.全美员工创造的人均增加值上升幅度较小,从8万美元上升到9万美元左右:而硅谷员工创造的人均增加值从11万美元递增到13万美元左右。2007年,硅谷地区同比增长29/5,全美同比增长1.4%。硅谷的专利活动、环保技术方面的风险投资仍然很活跃,远远领先全球。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都认为硅谷能够躲过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事实上从2008年11月开始,危机对硅谷的冲击全面显现。2008年全年,整个硅谷地区只有2家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募集(IPO)。12月,硅谷的工作机会较前一年同期萎缩了1.3%,出现了2005年后的首度下滑。此外,2008年硅谷的人均所得也减少了0.8%,是2003年以来的首度下降。考虑到同期全美国的人均所得还有0.2%的增长,这也是多年来首次出现硅谷人均收入增长低于全国增长的情形;  相似文献   
9.
<正>危险化学物品事故主要指在生产、经营、运输中,发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大量泄漏、爆炸和火灾,在较大范围内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灾害性事故。1984年12月3日,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一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泄漏,致使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创新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存在过于宏观化和过于微观化两种倾向,不利于正确评价政府科技资金的绩效。本文从科技资金的绩效评价目标入手,选择科技专项作为评价对象,提出了一套创新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实施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