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确定低渗岩心渗透率随有效覆压变化关系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渗储层岩心在有效上覆压力增大的过程中会表现出较强的应力敏感性。提出了一种定义应力敏感系数的新方法,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得到了应力敏感系数与初始渗透率的关系式。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定义的应力敏感系数不受实验中所测数据点个数的影响,并且与实验岩心所受的最大围压无关;用二重乘幂函数式可表征出任意初始渗透率随有效覆压变化的关系,能方便地确定地层条件下储层渗透率,并能对油气井产能作出正确评价。应用该方法可以计算非均质油气储层开发过程中任意渗透率的变化动态,为建立低渗变形介质油气藏渗流模型及进行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微裂缝油藏开发过程中 ,油藏流体压力的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微裂缝的张开或闭合 ,油藏的绝对渗透率随之发生变化 ,而且微裂缝的存在使油藏渗透率呈现较强的各向异性 ,从而影响油藏的开发。针对这些特性 ,分析了微裂缝的存在对油藏绝对渗透率大小和主轴方向的影响 ,建立了含天然微裂缝低渗透油藏的三维、三相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油藏模拟软件。运用该软件进行了典型油藏单元的实例计算 ,结果表明 ,开采初期微裂缝油藏日产油量比常规油藏高 ,而后期则比常规油藏低 ,且采出程度总比常规油藏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点源势函数,采用势叠加建立定向井和压裂定向井三维势函数,推导了各向异性油藏中压裂定向井的稳态产能新公式,通过简化得到了常规定向井产能解析解。与目前已有的压裂直井和定向井产能公式比较,验证了本文公式的合理性,并进行了三维压力分布和产能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压裂定向井在近井区域的等压面为一个近似椭球体,近井筒和近裂缝面压力梯度较大;压裂定向井与常规定向井对比,压裂后产能增加,而且随着井斜角的增大,压裂定向井产能增幅大于常规定向井。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结合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实际井动态分析等多种方法,进一步研究隔夹层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建立三维可视化底水油藏物理模型,研究水平井隔夹层大小对水平井效果的影响,表明靠近水平井远离油水界面的隔夹层下部出现“屋檐油”,此处的剩余油为油藏高含水期挖潜剩余油的主要方向。结合底水油藏数值模型,研究不同隔夹层展布范围以及不同隔夹层分布位置下水平井的开发动态,随着隔夹层展布范围增加,隔夹层距离油水界面越远(越靠近水平井下方),则水平井开发效果越好;通过对国内某典型油田水平井生产资料进行分析,所得结论与物模、数模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因子分析,从隔夹层数、砂厚、隔夹层厚、层厚、砂地比、孔隙度、渗透率、地层系数等17个参数中提取储集因子、流动因子、非均质因子、隔夹层因子、地层厚度因子、饱和度因子6个具有代表性并能反映各参数内部规律的公共因子。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和判别分析方法将821个样本分为4类,即4类流动单元,然后采用流动单元约束的随机建模,运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来进行属性场的预测和模拟。预测结果良好,说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完成对储层的精细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7.
考虑多段流动耦合的鱼骨刺井产能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实际油藏中鱼骨刺井井眼轨迹的三维空间展布特征,建立上下封闭边界油藏中鱼骨刺井生产段油藏渗流数学模型,考虑主井眼与分支井眼完井方式和井筒内流动损失,形成主井眼生产段井简内变质量管流、主井眼生产段近井油藏渗流、分支井眼生产段井筒内变质量管流和分支井眼生产段近井油藏渗流耦合作用的鱼骨刺井产能评价模型,并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鱼骨刺井生产时,主井眼生产段沿程压降呈非线性增加,分支井眼与主井眼生产段交汇处存在压降突变点;主井眼与分支并眼生产段的势相互干扰,主井眼生产段径向流量分布呈两端高、中间低、交汇点处减小的特征,而分支井眼沿程径向流量呈跟端低、中间逐渐增大、指端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考虑长庆油田特低渗油藏地貌特征和储层各向异性,提出了一种压裂水平井新型布井方式。从钻井和油藏两个角度论证新型布井的可行性。丛式井技术可确保压裂水平井新型布井的顺利实施。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分别从单井产能、阶段采出程度、含水率、波及面积等方面评价了压裂水平井新型布井在交错、菱形和矩形井网中的开发效果。研究表明,新型布井与常规布井在交错井网中具有相同的开发效果;菱形和矩形井网中,新型布井可以提高阶段采出程度、单井产能和相对波及面积,降低相同采出程度对应的含水率。新型布井在菱形井网(矩形井网)30 a 的相对波及面积和采出程度分别提高6.00%(10.00%)和0.96%(1.60%),含水率95% 的采出程度提高1.05%(1.50%)  相似文献   
19.
对非常规能源尤其是页岩气藏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对页岩气藏动用情况的预测还有待 提高。波前快速推进法是一种可以快速高效地预测波前运移情况的方法,在考虑页岩基质吸附解吸特性,及基质孔隙 中气体的滑脱作用影响的前提下,利用Van Kruysdijk 提出的多段压裂水平井的复合线性流模型,将储层划分不同的流 动区域,并分别建立基质与裂缝的程函方程,基于波前快速推进法求解程函方程,从而达到对多段压裂水平井页岩气 储层的动用进行预测的目的。绘制了储层动用情况与时间的关系图,对比了考虑解吸和滑脱与不考虑解吸和滑脱的 储层动用情况。结果表明,滑脱效应加快了储层的动用速度对储层动用影响较大,而解吸作用降低了储层的动用速度 对储层动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1.她是多才多艺的"小公主",是家族中的第七代教授。她从小受到"千万别只做一个女人"的教育,57岁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她就是美国物理学家玛利亚·梅耶。2.1906年6月28日,玛利亚生于德国的卡托维茨(现属波兰)。她天生身体孱弱,父亲经常带她爬树。那时,他就故意引开孩子的母亲,给玛利亚创造一个独立的空间,不让她有依赖感。3.父亲常带玛利亚进行"科学散步",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日落日出。当罕见的日食来临时,他还为女儿做了一副黑色镜片。这样,玛利亚对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并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