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21.
通过不同子代幼苗苗高和地径对比,分析黄檗种源间、家系间和家系内个体间生长性状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苗高差异不显著,地径差异显著(F=41.22~(**)),临江黄檗幼苗苗高和地径均值均大于黑龙江黄檗;种源内不同家系间苗高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F=34.74~(**)和F=34.48~(**)),黑龙江种源12号(H-12)在所有家系中苗高表现最好,临江种源中优良家系数量较多.两个种源内不同家系间地径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F=9.19~(**)和F=15.40~(**)),临江种源1号家系(L-1)幼苗地径最大,黑龙江种源12号家系(H-12)幼苗地径最大;黄檗幼苗苗高与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在优良家系内苗高最优良单株是黑龙江种源12号家系第1号单株(H-12-1),苗高为95 cm;地径最优良的单株是临江种源第22号家系第17号单株(L-22-17),地径为10.47 mm.  相似文献   
22.
以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通过配比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研究在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过程中培养基的选择.结果表明:MS培养基适合黑果枸杞种子萌发与生长;无菌苗在MS+1.0 mg/L 6-BA+0.1 mg/L IBA培养基中可以形成较好的愈伤组织;在MS+0.4 mg/L 6-BA+0.1 mg/L IBA培养基中不定芽数量较多;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1.5 mg/L IBA,生根率为98%.组培苗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2∶1∶1)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93%.  相似文献   
23.
利用MS培养基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进行银中杨微体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银中杨带芽枝条为外植体可以实现微体繁殖,适宜的表面消毒时间为8 min.MS培养基中6-BA含量较高时侧芽发生时间缩短、数量增加,侧芽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以MS+6-BA 1.5 mg/L+NAA 0.05 mg/L效果较好;银中杨试管苗在1/2 MS+1.0 NAA中生根率为86%,根系发达;银中杨试管苗在以珍珠岩+蛭石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98%),在旱田土+珍珠岩(1 1)基质中成活率次之(76%),在旱田土+蛭石(1 1)基质中成活率最低(68%).  相似文献   
24.
北土越桔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茎段、茎尖为外植体,在WPM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玉米素(ZT),对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进行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以WPM ZT 2 mg·L-1为越桔的适宜增殖培养基,增殖率为4~5倍;壮苗培养基为不加激素WPM培养基.在诱导生根时,以1/2 WPM IBA 0.6 mg·L-1为最适宜的培养基,生根率为92%.以松针土 苔藓体积比1:1为基质时,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90%.  相似文献   
2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