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95篇
系统科学   1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3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综述了超声波技术在蛋白质提取、杀菌、解冻、入味和冷冻等食品加工单一过程中的应用,并与相应的传统技术比较,分析出超声波技术的优点;探讨了超声波的机理和超声波技术在食品加工全过程中的应用,指出超声波技术在未来食品加工新技术中的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2.
对二阶压控电压源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的设计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了通用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阶单位增益的高通滤波器;通过Multisim 10仿真软件对设计的高通滤波器进行了仿真,研究了电路中电容间容值的不同比值k对设计的高通滤波器幅频特性的影响,指出不同位置电阻、电容的变化对滤波器特性的影响不同,为不同位置的电阻、电容精度的选择提供依据,由此指导偶数阶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身份识别(如门禁卡,身份卡,口令等)安全系数比较低,容易被破解,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使得身份鉴别更加可靠,能够达到期望的安全系数;针对上述问题,介绍了一种人脸识别常用的算法及其算法的改进,并采用ORL数据库作为实验库进行了算法改进前后的识别率比较实验,最后在Matlab中通过图形化界面进行了验证实现。  相似文献   
174.
以米根霉和少根根霉为研究对象,明确液体种子、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等因素对其富马酸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米根霉以蛋白胨为氮源、少根根霉以柠檬酸铵为氮源,二者分别在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发酵温度为28℃、发酵液初始 pH 为6.5的条件下,发酵120h 时获得的富马酸产量最高.并且,为缓解发酵液中不断累积的富马酸对菌体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诱导其合成更多产物,本文还考察了苹果浸出液和L-苹果酸等诱导剂和 NaOH 中和剂对富马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酵培养基中添加1.5 g/L 的 L-苹果酸和适量 NaOH 时,米根霉和少根根霉合成富马酸的产量明显提高,分别为60.755 g/L和64.712 g/L.  相似文献   
175.
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淀粉及淀粉制品中的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和反丁烯二酸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ProElut PWA混合型弱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洗脱液为(磷酸)=0.10%水溶液与甲醇的体积比为98∶2,检测波长214nm,流速0.2mL·min-1。在此条件下,顺反丁烯二酸分离良好且无杂质峰干扰,样品加标回收率83.81%~108.03%,相对标准偏差(n=8)小于10%,顺丁烯二酸和反丁烯二酸的定量限为0.25mg·kg-1,能够满足实际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76.
研究脂肪氧化对热反应肉香味形成产生影响的机理,通过褐变颜色、元素分析、热降解挥发性成分分析,确定氧化及未氧化脂肪对“半胱氨酸-葡萄糖”模型反应体系形成的水溶性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反应的水溶性产物以小分子物质(小于3 000 Da)为主,但构成水溶性产物的大分子物质(大于3 000 Da)和小分子物质均对其颜色有贡献.“半胱氨酸-葡萄糖”反应体系中加入鸡脂或氧化鸡脂后,因脂肪降解产生的小分子羰基化合物参与美拉德反应,造成热反应程度增强,表现为水溶性反应产物的颜色加深、C/N和C/S升高,热降解产生的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及含氧杂环化合物的含量升高,二次加热产香能力增强.与未氧化鸡脂相比,添加氧化鸡脂时,上述变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7.
以葵花籽油为原料,碱法异构化合成共轭亚油酸.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溶剂种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CLA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1,2-丙二醇为有机溶剂,溶剂的质量比m(葵花籽油)∶m(丙二醇)=1:3,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2.5h,加碱量与皂化值的质量比为2.2时,CLA的生成量可以达到较佳值.在较优条件下重复实验,得到较佳条件下的CLA产率为47.80%.  相似文献   
178.
为确定不同种类的醋酸菌对山草莓果醋品质的影响,以山草莓为原材料,接种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再用不同品种的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后,酿造制成山草莓果醋.对山草莓果醋的酒精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DPPH消除率进行测定,并做出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醋酸菌对山草莓果醋的理化指标有一定影响,本实验中使用沪酿1.01号醋酸菌酿造的山草莓果醋的酒精度为0.80%、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为2.5%、总酸质量分数为4.78%、DPPH消除率为36.68%,达到了维生素C DPPH清除率的39.1%,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  相似文献   
179.
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保障.目前欧盟、美国和中国有关食品接触材料的生产只能使用许可清单内的物质,即“许可制”.对于许可之外的物质需进行安全性评估,评估合格后方能使用.主要介绍欧盟、美国和中国有关食品接触材料的许可及评估现状,包括评估流程、评估需提交的资料、豁免评估及评估进展等.通过3种评估模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分析,对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新物质安全性评估现状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0.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分级提取法研究花生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提取工艺,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清蛋白的较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50℃,时间为12 min,料液比为1∶12,提取率为53.59%,清蛋白质量分数为72.14%;花生粕球蛋白较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50℃,时间为10 min,NaCl溶液质量浓度为0.4 g/L,料液比为1∶10,提取率为9.03%,球蛋白质量分数为73.20%;花生醇溶蛋白较佳提取条件: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70%,提取时间为12 min,料液比为1∶6,提取率为8.62%,醇溶蛋白质量分数为64.28%;花生粕谷蛋白较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45℃,时间为15 min,pH值为8,料液比为1∶10,提取率为4.85%,谷蛋白质量分数为68.79%.通过扫描电镜观察,4种花生蛋白表面具有不同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