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上海城区小型河道生物组成特征及食物链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对上海市城区4条小型河道(曹杨环浜、午潮港、横港和朝阳河)中的生物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共鉴得浮游植物268种,浮游动物157种,大型底栖动物21种,高等植物10种,鱼类13种.浮游植物包括绿、裸、硅、蓝、黄、隐、甲和金藻8个类群,其中以绿、裸、硅和蓝藻数量最多;浮游动物中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分别为94种(不含植鞭毛虫)、44种、13种和6种;底栖动物中软体动物14种,环节动物3种,甲壳动物和水生昆虫幼体各2种;鱼类包括7科,分别为鲤科、鳉科、塘鳢科、斗鱼科、(?)虎鱼科、鳢科和合鳃鱼科,其中鲤科最为丰富,占全部鱼种的53.8%;高等植物包括沉水植物4种、挺水植物4种及浮叶植物2种.曹杨环浜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和高等植物的种类均最为丰富,且浮游植物和鱼类的组成较均一,无明显优势种,高等植被密度大,以沉水植物为主;横港浮游生物种类最少,脊椎动物仅见外来小型鱼类食蚊鱼,高等植物则以挺水植物为主,分布区域较为集中;午潮港和朝阳河的浮游植物以蓝绿藻为优势种,高等植物分别仅1和2种,且密度小、覆盖率低.4条河道的生物食物链结构都趋于简单化,且能量输出方式较为单一.鉴于上述情况,建议在今后的生态修复中要因河道而异,适当改善底栖动物、鱼类和水生高等植物的组成结构,增加物种丰富度,促进食物链结构复杂化.  相似文献   
12.
上海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10年7月~2011年6月对上海市青草沙水库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进行了周年的调查和分析,共鉴定浮游动物38种,其中轮虫16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13种,优势种为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rata、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中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浮游动物各样点平均密度变化范围为8.46~97.71ind./L,平均生物量为0.284~19.470mg/L.结合分层聚类(Cluster analysis)和多维尺度分析(MDS)的结果,青草沙各样点被分为4组;通过主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可知,pH值、总氮与青草沙水库浮游动物的密度呈显著相关,其他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密度影响不显著.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表明,库区水质属于中度污染,结合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综合评价,提示库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水体环境稳定性有所下降,相关部门需要加强预控和防范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