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8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1篇 |
丛书文集 | 198篇 |
教育与普及 | 11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2篇 |
现状及发展 | 8篇 |
综合类 | 19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116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117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135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80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93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80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7篇 |
1978年 | 16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4篇 |
1956年 | 5篇 |
194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广西靖西县端午药市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端午节的传统药市进行了初步的民族植物学调查.靖西县的端午药市出售药物种类繁多,经过2007年和2008年两次的调查,共记录了200多种植物药,其中鉴定整理的药用植物有116种,隶属于67科104属;文中对116种药用植物进行了编目,包括名称、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此外,还对靖西端午药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2.
193.
P15^INK4b/MTS2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构建的稳定高表达P15INK4B的人肝癌细胞,研究了抑癌基因P15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首先将抑癌基因P15的cDNA构建到高效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PXJ41-neo中的EcoRI/XhoI位点,构建成P15真核表达质粒PXJP15。通过脂质体法将PXJP15质粒转梁人肝癌细胞XhoI位点,构建成P15真核表达质粘PXJP15。通过脂质体法将PXJP15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XhoI位点,构建成P 相似文献
194.
195.
水脂兼溶杯芳烃主体化合物合成及其包合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合适的模型体系研究主-客体相互作用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过程中复杂的化学反应.环糊精和冠醚是研究较多的主体化合物和模拟酶.环糊精具有一个疏水性穴腔和亲水性外壳;而冠醚则有亲水性穴腔和亲油性外缘.杯芳烃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主体化合物,它能与多种金属离子、有机分子和离子形成主-客体包合物,被称之为继环糊精和冠醚之后的第三代主体化合物.但由于杯芳烃的水溶性很差,限制了对它们的研究和应用.为了制得水溶性杯芳烃,许多作者将羧基、磺酸基或胺基引入杯芳烃,但上述杯芳烃衍生物 相似文献
196.
在对四川大学等10所高校18个校区的校园栽培植物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成都市高校校园栽培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共有植物244种,187属,91科;2优势科、属不明显;3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也较为复杂;4区系成分中,以热带成分为主,温带成分丰富,呈现一定的过渡性;5特有、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种类较多,展现了成都市高校校园文化的环境保护特色. 相似文献
197.
我国现阶段的学校体育面对种种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国内的研究多数还局限于一般的思辨,改革也仅限于学校内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微观推进:有鉴于此,探求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现代化理念及具体实施路径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尤其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99.
温度梯度诱导薄膜水迁移的冻胀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体冻结后,由于土颗粒表面能的作用,土中始终存在部分未冻结的薄膜水,在温度梯度诱导下,薄膜水会从温度高处向温度低处迁移,并在土中分凝成冰,引起冻胀.这早已成为冻土学界的共识,关键在于如何定量.分凝冻胀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Hv为冻胀量,q为水分迁移通量(迁移量),K为导湿系数(迁移系数),d(?)/dx为土水势梯度(迁移驱动力)因此,温度梯度诱导薄膜水迁移的冻胀机理可归纳为水分迁移驱动力、迁移系数和迁移量的研究.问题在于K和d(?)/dx是土质、温度或温度梯度的函数.目前尚无测定冻土导湿系数和冻土中未冻水势能的被普遍接受的方法、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提出下列方法:未冻状态下,土体的导湿系数和土水势均可通过试验实测,且具有下列关系: 相似文献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