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21.
石云里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1(4)
以前的研究者认为,明末首部介绍望远镜的中文著作《远镜说》是一部翻译的著作。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该书与前人所提出的底本从内容到结构都不相同,相反却有许多素材是取自伽利略等同时代不同欧洲天文学家的著作,并且还用到了作者自己的天文观测结果。根据这些事实以及全书的特点来看,该书应该是其作者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和素材独立编纂的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22.
金星凌日的观测在天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直接与日地距离的测定有着密切的关系.1874年的金星凌日主要在中国等东半球某些地区可见,西方多个国家曾派遣天文学家到中国进行观测.整理并简要分析了这次金星凌日发生前后的预告、观测以及民间星占言论的相关史料. 相似文献
23.
石云里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10(2):42-48
系统讨论了17~18世纪欧洲天文学经过中国传入朝鲜李朝的情况.首先对这一传播过程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对欧洲宇宙学、星图与星表、天文仪器以及数学天文学知识在历朝的流传和影响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认为,这一时期从中国传到朝鲜的西方天文学知识使李朝天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却没能使之真正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4.
根据清代日食预报史料,考察了清代西洋历法的日食预报精度。在《历象考成后编》编撰之前,西洋历法的日食预报误差在10到15分钟左右,《后编》开始编撰之后,误差减小并一直稳定到清末。晚清以"新拟算法"推算,日食预报误差明显小于《后编》的推算误差。 相似文献
25.
从《西洋新法历书》中辑录出明末历争中的日月交食记录,并对其进行现代时制换算和精度分析,从而考察西法和大统历在明末的交食预报精度以及当时的观测精度,指出西法在明末历争中预报交食并非如其所说的“密合”,而是存在着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26.
27.
<传播与会通--<奇器图说>研究与校注>在<奇器图说>一书的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这些突破主要得益于该书国际性多维度的历史视野、精细工作以及理论性的取向. 相似文献
28.
29.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奎章阁档案馆内所藏的<纬度太阳通径>是明初历法家元统所完成的一部有关回回历法的著作,其目的是将<回回历法>太阳计算部分的天文年岁首从回历的春分换算到中国历法通用的岁前冬至.该书在李朝世宗年间传入朝鲜,为李朝历法家所参考和重印.书中保存了<回回历法>成书过程的新信息,同时也为我们讨论回回历法家在传播回回历法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知识保密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旁证. 相似文献
30.
揭暄对天体自转的认识:兼论揭氏在清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揭暄对天体自转的认识──兼论揭氏在清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石云里(一)揭喧,字子宣,号半斋,一号韦纶。江西广昌人,明消之际东南地区大文学家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大致生活在明万历三十八年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610-1702)之间。据称,他"少颖悟,通性命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