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6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8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为了分析湿地土壤总氮沿水盐梯度的时空分布规律,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研究对象,沿自河向海的水盐梯度 设置3条样带(每条样带上包括假尾拂子茅湿地(S1)、香蒲湿地(S2)、芦苇湿地(S3)、柽柳和盐地碱蓬湿地(S4)和盐地碱 蓬湿地(S5)共5类湿地),于2014 — 2015年的4个季节在样带上的各类型湿地内采集50cm 深的剖面土壤并测定土壤 总氮及其他理化性状. 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湿地表层(0~10cm)土壤总氮沿水盐梯度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 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低盐湿地的S2样地,最低值出现在高盐湿地的S4样地;但各类湿地0~50cm 的土壤总氮质量分 数基本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在垂直方向上,低盐和中盐湿地总氮主要累积在20cm 以上土壤,占50cm 深土壤 氮储量的50%左右,中盐湿地底部土层氮储量也相对较高;低盐和高盐湿地土壤总氮质量分数及储量总体上沿土壤剖 面深度呈现下降趋势,中盐湿地土壤总氮则随深度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总氮质量分 数及储量与水土质量比、黏粒、粉砂粒和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氯离子与硫酸 根摩尔比、钠吸附比、pH、容重、沙粒质量分数和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842.
以珠江河口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的实验方法,对研究区内3大类11种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 恒温控湿好气培养. 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净磷矿化量和土壤净磷矿化速率等参数,探究珠江河口湿地土壤有机 磷矿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土壤有机磷矿化速率在-126.47 ~99.7675 mg·kg-1·d-1范围内波 动. 在培养前15d土壤净磷矿化速率变化较大,后期趋于平缓且接近零值. 其中,围垦湿地土壤有机磷矿化率能够在短 时间内趋于稳定(15d),沟渠湿地土壤达到稳定时间相对较长(25d),而农村河流湿地土壤与城市河流湿地土壤有机磷 矿化速率在整个培养期内均呈波动变化,达到稳定时间长达40d. 在所有湿地类型中,城市河流湿地土壤有机磷的矿化 或固定作用最大,围垦湿地土壤有机磷矿化速率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而人工湿地土壤有机磷矿化速率则在整个培养期内 无明显变化且接近于零值. 土壤有机磷净矿化速率与有机质(SOM)、总碳(TC)、总氮(TN)、总氢(TH)、总磷(TP) 的质 量分数及土壤水土质量比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与 pH 和微生物量碳(MBC) 等理化性质无显著相关性 (P>0.05). 研究结果可为滨海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43.
信息传递是网络具有的基本特征,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传递和峰值聚类的自适应社区发现算法。首先,定义了节点与邻居之间的信任度函数,每个节点基于信任度独立的向网络中扩散信息量。扩散结束后,节点总信息量即为峰值聚类中的密度;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所含节点信息量的倒数替代。然后,提出一种自动选取核心节点方法并为核心节点分配不同社区,把剩余节点分配到与它距离最短的核心节点所在社区,完成社区划分。本算法的优点在于无需额外参数并且能够发现社区内部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发现的社区结构更加接近网络真实社区结构。  相似文献   
844.
为了解余杭塘河土地利用类型、流域支流等对干流水体氮磷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测定分析了余杭塘河干支流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素和磷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枯水期,余杭塘河干流总氮(TN)含量自上游往下游呈"递减-升高-递减"的变化趋势;丰水期,TN含量在各河段的变化趋势相近,但不同形态的氮在不同河段的浓度不同.2)枯水期,余杭塘河干流总磷(TP)在第II、IV河段含量最高,但丰水期,各河段无明显差异.无论枯水期、丰水期还是南支流、北支流,余杭塘河水体中磷素形态主要为溶解态(DP).3)土地利用类型及支流氮、磷素的输入是影响余杭塘河干流水质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河流修复与整治中,应遵循对干流和支流生态系统的综合修复策略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45.
结晶性聚合物在熔融冷却时,往往会有球晶产生,这种晶体结构会对聚合物宏观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然而迄今为止,球晶的分离仍然面临巨大挑战,造成我们对晶体结构认知的缺失.本工作以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U)的共混体系为例,通过组分配比以及热历史的调控,辅以刻蚀去除连续相(PBSU)的方式,成功制备得到了相互分离的PVDF球晶.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球晶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46.
针对膜下滴灌引起的盐分累计问题,为探求不同深度排盐沟对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设计测坑排盐浅沟滴灌棉花种植试验,通过建立HYDRUS-2D模型对10 cm深度排盐沟、30 cm深度排盐沟土壤水分、盐分运动规律进行模拟,利用土壤实测数据与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受到排盐浅沟影响较为明显,排盐浅沟深度越大,排盐效果越明显;深度为30 cm排盐沟滴头处形成盐分淡化区域,排盐沟处0-15 cm土层盐分呈现不同程度积累;相对于深度为10 cm的排盐沟,30 cm深度排盐沟盐分聚集区更接近于土壤裸露处,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大水洗盐、机械刮盐等工作;由于试验在测坑中展开存在一定人为因素,因此需继续开展大田试验,以期对结果进行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847.
为了实现在设计阶段对系统摩擦力矩的合理预估,提高执行器性能预测的准确性,以行星齿轮滚珠丝杆式电子机械制动执行器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摩擦的主要来源及其对执行器性能的影响;建立执行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摩擦力矩模型,将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基于理论计算和实验辨识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分析摩擦模型参数对制动间隙消除时间和最大制动夹紧力的影响,各部件摩擦对系统摩擦力矩的影响及其随转速和载荷的变化规律,以及紧急制动过程中执行器产生的摩擦能耗.结果表明:影响制动间隙消除时间的摩擦主要来源于电机和滚珠丝杆;影响制动夹紧能力的摩擦主要来源于滚珠丝杆、电机和推力轴承,随着制动夹紧力的增加滚珠丝杆和推力轴承对系统摩擦的影响增大,而电机的影响显著降低;紧急制动过程中,执行器产生的有效力矩传递比仅为73.56%,摩擦能耗高达48.1%.  相似文献   
848.
基于Fluent软件,运用动网格技术及用户自定义接口编程,建立串联立管流固耦合模型,在考虑尾流干涉效应的前提下,分析减振器对串联立管涡激振动的抑制规律,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研究结果准确性。结果表明:减振器的存在改变了立管漩涡泄放频率,减振器尾角越小,漩涡泄放频率越小;当减振器尾角小于60°时,减振器对上下游立管的横向受力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当尾角大于60°时,减振器的涡激振动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49.
探究乳牛肝菌在液态培养基中的发酵生长曲线,采用单因素实验对乳牛肝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乳牛肝菌发酵培养可分为四个时期:第35d为延滞期,第55d为延滞期,第512d为快速生长期,第1212d为快速生长期,第1214d为稳定期,第14d后进入衰亡期.适宜的发酵条件为:最适接种量为6%14d为稳定期,第14d后进入衰亡期.适宜的发酵条件为:最适接种量为6%8%,最适乳牛肝菌种子液种龄为58%,最适乳牛肝菌种子液种龄为57d,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适装液量为100mL/250mL,最适摇床转速为140r/min,适宜的封口材料为封口膜,最适培养温度范围为247d,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适装液量为100mL/250mL,最适摇床转速为140r/min,适宜的封口材料为封口膜,最适培养温度范围为2426℃.在优化条件下,乳牛肝菌的菌丝体干重生物量可达3.26g/L,是初始干重的20倍左右,比优化前提高了33.1%.  相似文献   
850.
漏磁检测是铁磁材料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定量识别是指通过检测到的漏磁信号识别裂纹的尺寸.采用主成分分析和优化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微裂纹宽度与深度的预测模型.主成分分析去除了数据相关性,减小了输入样本维数,显著简化了网络结构;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地防止搜索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解.通过基于磁偶极子模型的理论计算与人工刻槽微裂纹漏磁检测实验两种途径验证了该算法在微裂纹定量识别中的应用,为裂纹发展阶段的早期定量识别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