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5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系统分析北海外沙泻湖CK10钻孔岩芯的硅藻、有孔虫、介形虫化石, 并进行14C年代测定, 探讨硅藻、有孔虫组合特征、沉积相演化和地层年代。该孔全新世地层硅藻化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 Ⅰ. 波缘曲壳藻(Athnanthescrenulata)—亲缘桥弯藻(Cym bella affinis) —披针桥弯藻(Cym . lanceolata) ,Ⅱ.亲缘桥弯藻—波缘曲壳藻—卵形菱形藻(Nitzschia cocconeiformis) , Ⅲ. 亲缘桥弯藻—波缘曲壳藻—史密斯双壁藻(Diploneissm ithii),Ⅳ. 波缘曲壳藻—亲缘桥弯藻—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 Ⅴ.卵形菱形藻—具槽直链藻(Melosira sulata)—柱状小环藻(Cyc. stytorum ), Ⅵ.条纹小环藻—柱状小环藻, Ⅶ. 具槽直链藻—条纹小环藻—卵形菱形藻, Ⅷ. 柱状小环藻等8 个硅藻组合带。有孔虫群自下而上划分为: Ⅰ. 毕克卷转虫变种(Am m onia beccarii var.) —瘦瘪雅得虫(Jadam mina m acrescens) , Ⅱ. 毕克卷转虫变种—异地希望虫(Elphidium advenum )—球室  相似文献   
132.
系统分析北海外沙泻湖CK10钻孔岩芯的硅藻、有孔虫、介形虫化石,并进行^14℃年代测定,探讨硅藻、有孔虫组合特征、沉积相演化和地层年代。该孔全新世地层硅藻化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I.波缘曲壳藻(Athnanthes crenulata)-新缘桥弯藻(Cymbella af finis)一披针桥弯藻(Cym.lanceolata),Ⅱ.新缘桥弯藻一波缘曲壳藻一卵形菱形藻(Nitzschia cocon  相似文献   
133.
针对石油炼制行业生化后的排放废水达标率低这一难题,提出了采用粉煤灰、炉渣处理这类含油废水的工艺技术路线,并通过实验室试验,探讨其净化机理,达到以废治废之目的,为其工业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数和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34.
依据星系自转曲线,对银河系旋转速度曲线进行合理外推,并应用引力势理论,得到银河系质量分布及外围的密度分布.结合 Bahcall和 Soneira 假设的密度模型,求出银河系外围的质量,即可能的暗物质质量.同时,对密度分布曲线内推,求出可视部分可能存在的暗物质质量.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暗物质晕的质量,在误差范围内与前一种结果相符,说明用这个方案估算银河系暗物质晕的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5.
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以氢代碳的氢冶金成为钢铁企业优化能源结构和工艺流程、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通过为时间节点,梳理和追溯了氢冶金的发展历程。从“以煤代焦、以气代焦”到“以氢代碳、以氢减碳”,铁矿石冶炼工艺由以减少焦炭和焦煤依赖为初衷,转变为以降低碳排放为重心,再到以净零碳排放为最终目标,逐渐形成高炉富氢冶炼和全氢直接还原工艺两大技术路线。从目前中国钢铁生产结构以及降碳目标来看,长流程产钢量占90%,高炉炼铁碳排放占比大、基数大。高炉低碳冶炼是规模化实现中国钢铁工业低碳的重要路径,而高炉富氢冶炼对“双碳”过渡时期的炼铁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未来钢铁行业发展及能源结构转变来看,全氢直接还原工艺是实现钢铁行业净零碳排放的重要路线。发展氢冶金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解决绿色经济化制氢和安全规模化用氢。  相似文献   
136.
利用量子电动力学计算了二层介质中电磁场零点涨落,并用原子物理中发展成熟的闭合轨道理论探讨了原子自发辐射速率随发光原子离开界面的距离的增加而变化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发光原子远离界面时,原子自发辐射速率呈现衰减的周期振荡现象.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了原子自发辐射速率随发光原子离开界面的距离的增加而振荡的频率,为了解释这些现象,我们首次将闭合轨道理论应用于研究两层介质中原子的自发辐射,给出了一种对原子自发辐射现象新的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37.
以龙口市洼东煤矿蒂带开采的地质采矿条件为依据,建立了岩体蠕变的粘弹性力学模型,确立了其蠕变参数,利用ANSYS的三维立体模型对同一工作面务带开采不同采留宽度条件下的地表下沉和力学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煤柱及其围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软岩矿井建筑物下条带开采的合理采留宽度,从而论证了软岩矿井建筑物下特殊开采的可行性,为决策者进行采矿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8.
分别在750K,800K,850K,900K温度下,对几种典型生物质材料在层流炉上进行了闪速热解挥发实验,利用灰分示踪法测定了挥发百分比,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温度与生物质挥发百分比的关系,结果表明,挥发百分比与温度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生物质闪速热解液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9.
高密度电法在煤层工作面底板含水体探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装置形式和异常特点,结合对华丰煤矿31105工作面底板含水体探测的实例,阐述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矿井含水层富水性评价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地电影像的图像显示,使得断面异常形态清晰明了.探查结果表明,31105工作面底板存在五个主要的徐、奥灰低阻异常,为底板水防治的重要部位.  相似文献   
140.
测度地区卫生资源需求是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的前提.综合考虑地区卫生资源需求决定因素及空间相互作用,构建卫生资源需求指数,分析2000年—2010年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在地市之间的分布及变化.结果发现,中国卫生资源需求自西向东呈“高-低-高”的总体空间格局.西部的青海、西藏、新疆和川西地区主要因为居民健康需要水平高,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地市连片分布,形成青藏地区高值集聚区和以藏中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卫生资源需求热点区域.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因为卫生服务可及性高,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地市集中分布,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高值地市集聚区和以苏浙沪为核心的中国东部卫生资源需求热点区域.中部地域整体上居民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可及性较低,连片分布卫生资源需求低值地市,其中广州、武汉、成都等部分省会城市和豫北地区因卫生服务可及性较高,川云桂黔地区因健康需要水平较高而成为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区,形成以甘川陕晋豫鄂湘为主的低值地市集聚区和以甘陕鄂湘赣为核心的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冷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