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31.
位涡守恒原理在中尺度低涡降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Hoskins位涡理论思想从等压面位涡守恒和湿等熵位涡守恒的角度来研究对流层高层位涡扰对低层西南涡的发生发展影响,发现对流层高层位涡扰动是影响西南涡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西南涡的影响表现出它有向南向下倾斜伸展的特点。高层湿等熵位涡面下滑的高度及风场的辐合强度与低层西南涡的发生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应用位涡守情理原理能较好解释中尺度低涡发生发展成因。  相似文献   
232.
以七钼酸铵((NH4)6Mo7O24·4H2O)为钼源、硫脲(CH4N2S)为硫源兼还原剂,控制Mo:S为2:1(摩尔比),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MoO2@MoS2,使用XRD、SEM、BET、EDS和Zeta电位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时间、罗丹明B(RhB)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溶液pH值对MoO2@MoS2吸附RhB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MoO2@MoS2纳米粒子为花状,MoS2以2H型存在,微量的MoO2以斜方晶型存在,组成纳米花的纳米片厚约7.8nm,平均约12-13层.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iur吸附等温线方程,吸附过程为放热的化学吸附过程,MoO2@MoS2对RhB的最大吸...  相似文献   
233.
在云南中尺度数值预报试验模式中,引入实际地形,设计使用静力扣除法,回插法,局地等温法,经典修正法以及模式中原来计算方案等5种方法计算气压梯度力,用以解决陡峭地形问题。数值试验结果对比以后发现,经典修正法比其他方法计算精度高,运行稳定,能够满足模式的预报要求,比模式原方案有显著的改进。  相似文献   
234.
煤岩结构纳米级变形与变质变形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琚宜文  姜波  侯泉林  王桂梁 《科学通报》2005,50(17):1884-1892
煤岩结构的纳米级变形与变质变形环境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在不同变质变形环境中, 煤岩结构可以发生显微变形, 甚至可以表现在纳米级尺度上, 由此并导致分子结构和纳米级孔隙结构(<100 nm)的变化, 后者是煤层气的主要吸附空间. 通过X射线衍射和液氮吸附法对不同变质变形环境、不同变形系列构造煤大的分子结构与纳米级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结合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大分子结构和孔隙结构直观观测, 结果表明: 构造煤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BSU)堆砌度Lc从低煤级变质变形环境至高煤级变质变形环境增长较快, 这主要反映了不同变形机制下构造煤不同变质变形环境的差异. 尽管温度因素对大分子结构参数Lc的变化也取重要作用, 但应力作用更明显. 煤BSU堆砌度Lc以及La /Lc参数的变化反映了构造变形强弱的变化, 可以当作构造煤结构纳米级变形程度的指示剂. 由于温度、压力的增大, 主要是定向应力的作用, 分子的局部定向性增强, BSU内各碳网及BSU间排列的秩理化程度明显增强. 对于纳米级孔隙结构的变形, 随着应力作用的增强, 同一变质变形环境不同类型构造煤纳米级过渡孔孔容所占比例明显降低, 微孔及其以下孔径段孔容明显增多, 可见亚微孔和极微孔; 过渡孔比表面积所占比例大幅度降低, 而亚微孔却增加得较快. 非均质结构煤孔隙参数与弱脆性变形煤相当. 但不同变质变形环境构造煤的纳米级孔隙的变形又有所区别. 温度与围压条件对纳米级孔隙特征参数的演化也有一定的作用, 但应力的变化却对纳米级孔隙特征参数的演化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5.
【目的】为改善新型路用环保材料——生物沥青的高温性能及提高生物油的适用性,研究多聚磷酸(PPA)和不同来源的生物油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及性能差异。【方法】采用玉米秸秆油(CSO)、厨房废油(KWO)和植物类生物油(VBO)三种常见的生物油,制备PPA改性生物沥青,并对其开展常规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形貌试验,研究其高、低温性能和表面形态。【结果】PPA对沥青的高温性能有较大提升,三种PPA改性生物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均较好;生物油的种类会影响PPA改性生物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其中PPA/CSO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最高,三种PPA改性生物沥青按其高温性能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PPA/KWO改性沥青、PPA/CSO改性沥青、PPA/VBO改性沥青;按其低温流变性能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PPA/VBO改性沥青、PPA/CSO改性沥青、PPA/KWO改性沥青。【结论】PPA和生物油共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本研究可为生物油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使道路工程建设更加绿色和环保。  相似文献   
236.
对于双重孔隙-裂隙介质岩体,考虑裂隙对孔隙基质强度的弱化作用,提出了一种确定此种岩体表征单元中任一平面上黏聚力N c及内摩擦角N?的方法,通过本方法得到计算结果与Attewell法所得岩体强度各向异性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证明了所建立的N c,N?值计算式是合理的.将上述求N c,N?的方法引入所研制的二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中,针对岩体中不同裂隙状态的一个矩形地下洞室,对3种不同工况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裂隙组数的增加,岩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减小,围岩中应力、位移的量值及分布发生明显变化,且塑性区的面积非线性急剧增长.  相似文献   
237.
针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叶片转折角大、角区分离严重、流动损失显著的问题,以某工业用6.5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三维串列叶片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能够实现对串列参数沿叶高分布规律、叶片弯掠等三维特征的灵活控制,以支持单列叶片向串列叶片的改型设计,并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开展了末级串列静子改型设计对压气机气动性能及内部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6.5级轴流压气机,末级静子叶片由单列改为串列后,6.5级压气机设计工况绝热效率提高了0.965%,稳定工况范围有所拓宽;串列叶片缝隙区射流的流动局部加速作用能够抑制角区分离的周向和径向发展;相比机匣附近,轮毂附近串列参数的变化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周向交错度较轴向重叠度的影响更大。研究成果对多级环境下压气机三维串列叶片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8.
目的 森林冠层导致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离子通量的季节变化,能够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物候变化明显的温带落叶林的影响更为突出。探究不同物候期(展叶期、盛叶期和落叶期)森林水化学过程,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元素循环过程,为温带落叶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以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内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观测样地的中心位置十字交叉布设13个直径20 cm自制雨量筒,并选择5株落叶松安装树干茎流收集器,同时在林外布置1台翻斗式雨量计和3个自制雨量筒。在前期观察期(2015年5月1日—10月31日)每次降雨事件后,对林外降雨、穿透雨和树干茎流进行观测、取样,水样过滤酸化处理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Na+和K+质量浓度,探索冠层的物候变化对降雨分配过程中Na+和K+的质量浓度和净输入量的影响。结果 整个观测期间,林外降雨中Na+、K+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45 和1.89 mg/L,穿透雨中分别为0.44 和2.48 mg/L,树干茎流中分别为1.98和18.63 mg/L;大气降雨中Na+质量浓度在落叶期最高,盛叶期最低,K+质量浓度则在落叶期最高,展叶期最低;各时期穿透雨中Na+和K+质量浓度大小均为落叶期>盛叶期>展叶期;树干茎流中Na+和K+质量浓度大小均为展叶期>盛叶期>落叶期;生长季内林冠对降雨中Na+的截留量为0.252 kg/hm2,其中展叶期和落叶期的截留量分别为0.143和0.193 kg/hm2,截留率分别为30.63%和48.22%,盛叶期则表现为淋溶,淋溶量为0.083 kg/hm2;生长季内降雨对林冠中K+的淋溶量为0.903 kg/hm2,其中展叶期和盛叶期的淋溶量分别为0.999和0.157 kg/hm2,落叶期则为截留,截留量为0.254 kg/hm2,截留率为20.25%。结论 大气降雨经过森林冠层后离子质量浓度发生明显改变,且不同物候期、不同离子的变化强度不同。生长季内,兴安落叶松林对Na+总体表现为截留作用,对K+总体表现为淋溶作用。即落叶松叶片的物候变化能够影响大气降雨中Na+和K+的迁移。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明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伴随水文过程的养分循环过程及促进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9.
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并对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的优化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