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99篇
系统科学   112篇
丛书文集   193篇
教育与普及   3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9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358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19篇
  1963年   12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PVP为纺丝助剂、纳米MgO颗粒为模板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得酚醛树脂基纳米炭纤维,经过炭化、KOH活化、酸洗后得到分级多孔纳米炭纤维,利用SEM、XRD、XPS、拉曼光谱仪及氮气吸脱附实验,对所制多孔纳米炭纤维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将其作为模拟电容器的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方法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KOH活化引入了数量可观的微孔,所得纳米炭纤维表现出明显的"微孔-中孔-大孔"分级孔分布的特点,其比表面积达到1058.4m~2/g,总孔容为1.64cm~3/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分级多孔纳米炭纤维在6mol/L KOH电解液中显示出优异的电容性能,在0.2A/g的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达到198F/g,在20A/g电流密度下,电容保持率达到65%。  相似文献   
92.
颜色特征是图像重要的特征,颜色相关图则是一直以来基于图像内容检索中最常用的特征描述方式,但是目前基于颜色相关图的图像检索算法存在着计算复杂度高,检索精确度低的问题.为了弥补基于颜色相关图的图像检索算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从颜色量化上对颜色直方图进行了修改并结合空间分布熵来描述颜色的空间关系.根据8中心色量化规范得出了64中心色量化最终将所有颜色划分为64类,用颜色直方图来描述此64类颜色.空间分布熵则反映了某种颜色的像素在图像空间中的平均分散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将两者结合使用作为颜色特征矢量,不但减少了计算复杂度,而且还提高了检索精度和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基于逆时针有向三角形(conterclockwisely directed triangle,CDT)的时空区域拓扑关系的确定方法,尤其对静态时空数据库中基于逆时针有向多边形的时空区域表示方法、简单多边形形状时空区域的三角化方法及静态时空联系下两个简单多边形形状时空区域间拓扑关系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时空区域间的相等、包含、部分覆盖、相离、相接5种基本拓扑关系均可通过基于逆时针有向三角形的方法确定.该方法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各种时空数据的表示和操作,而且避免了直接基于边界坐标计算时空数据时对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95.
为克服三阶段DEA模型忽略了投入-产出之间统计噪声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这一不足,将环境因素细分为员工工作环境和管理环境两类,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技术的四阶段模型. 通过对比剔除管理环境因素前后的技术效率,得到动态经营管理效率(management efficiency). 进一步,利用四阶段SFA模型对2002-2010 年间我国省际技术效率和政府管理绩效进行了测算. 研究发现:(1) 我国整体、三大地区及各省区综合技术效率均呈现“U型”波动趋势,且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而实际技术效率呈现单调递增的变动趋势,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 (2) 政策扶持对于地区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贡献率高达71.4%;政府管理绩效呈现“U型”波动趋势(江西,湖北,海南除外),且东部地区高出中西部约8.9% 和3.2%. 作为技术效率和经营管理绩效实证研究的技术基础,四阶段SFA 模型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很好参考.  相似文献   
96.
伴随着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持续猛增。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类院校,其责任重大。本文根据当前社会需求,分析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其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7.
为了提高热辐射对液滴群的加热效率,针对单个液滴接收平行热辐射后的反射、吸收、透射等能量传递过程开展研究,采用区域法建立了能量传递过程的计算模型,在液滴吸收系数为1~1 000 m-1、液滴粒径为0.1~10 mm、液滴折射率为1.1~2.0范围内,计算分析了液滴温度场的演化与液滴吸收率、液滴反射辐射、透射辐射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结果指出:在反射环节,液滴的反射率仅取决于液滴的折射率;随着折射率的增大,液滴反射率增大,反射辐射的空间分布也由顺投射方向占优逐渐转变为逆投射方向占优,现有研究范围内反射率不超过14%;在吸收环节,提高液滴吸收系数、折射率的同时减小液滴粒径是使液滴获得快速、均匀温升的有效途径;粒径的减小会导致液滴吸收率降低,使大量热辐射以透射的形式离开液滴;这部分透射辐射与反射辐射可被再次利用,统称为二次辐射;在透射环节,透射辐射总量随吸收系数、折射率或液滴粒径的减小均会增大;透射辐射的分布以顺投射方向占优。根据上述结果,给出了液滴吸收率、透射辐射定向辐射强度的经验关联式,该经验式与定义式计算结果主体偏差分别小于10%和15%;据此绘制了二次辐射数量与构成的...  相似文献   
98.
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培养德才兼备、诚实守信的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现实是大学生的整体诚信状况堪忧,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诚信教育中存在的七个误区应是其重要的成因之一。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并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99.
针对齿轮系统中同时出现裂纹与磨损故障时实现复合故障诊断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考虑齿廓磨损和齿根裂纹故障的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模型。首先,基于Archard公式,建立齿轮传动系统磨损数值仿真模型,求解不同磨损周期下的齿廓磨损量;然后,通过势能法建立裂纹及磨损作用下的单齿啮合刚度计算模型,在双齿接触区考虑啮合齿对磨损量间的关系,结合变形协调,建立双齿啮合刚度计算模型;最后,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齿轮系统4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含故障的时变啮合刚度为输入,使用Newmark-β法对动态响应进行求解,获得不同程度裂纹与磨损作用下的齿轮动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反应复合故障中磨损与裂纹特征;与未考虑磨损后双齿区实际变形的裂纹与磨损复合故障模型相比,该复合故障模型双齿区刚度计算准确性提高了约22%,所提模型可为含磨损与裂纹的齿轮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提供有效的动力学补充。  相似文献   
100.
在宇宙早期形成的黑洞被称为原初黑洞.原初黑洞反映了宇宙早期的结构,研究原初黑洞将加深我们对早期宇宙演化规律的理解.同时,将有关原初黑洞的理论计算结果和相关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可以有效地对相关理论模型加以限制.因此原初黑洞在理论和观测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形成原初黑洞的机制有多种,本文将主要介绍大幅度密度扰动产生原初黑洞的机制."Carr-Hawking"塌缩模型被相关文献广泛采用.该塌缩模型认为原初黑洞的质量近似等于塌缩区域进入视界时的视界质量.但是,近年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临界塌缩模型更加合理可靠.在临界塌缩模型中,原初黑洞的质量应由临界质量关系给出.本文首先介绍大幅度密度扰动塌缩形成原初黑洞的一些基本概念:原初黑洞的形成条件、原初黑洞的质量、形成时间及其寿命等;然后介绍原初黑洞丰度的计算以及如何从暴涨模型的结果计算原初黑洞的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