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设计了一个脉冲频率控制(PFM)的开关电容型直流转换器,并用0.25μm 2.5/5 V工艺进行了仿真.系统控制模式简单,采用输入限流使输出电压纹波控制在50 mV以内,采用多种模式的开关电容阵列以及增益跳变提高传输效率,得到60%以上的平均效率,85%以上的峰值效率.系统对输入电压和负载变化的动态响应特性良好.输入电压范围为2.8~5 V,输出电压为1.8 V,负载电流最大为200 mA.  相似文献   
812.
采取向河道中投加铁碳填料和反硝化菌复合包的方式,构建了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曝气辅助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及净化水质技术,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铁碳填料投加30g/kg、反硝化菌接种量15mg/kg、曝气量为60ml/min和曝气时间为9h/d的最佳组合下运行仅28d后,上覆水COD、NH4+-N、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85.7%、98.6%、65.7%和96.4%,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底泥TOC去除率达48.8%;底泥中BD-P和NaOH-P组分显著增加;底泥可转化态N含量显著减少;表层5~10cm底泥由深黑色变为浅褐色,耦合技术能快速削减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及改善水质. 耦合体系中,铁碳微电解改善了水及底泥复杂有机物的可生化性,碳去除效能显著增强,N素的去除途径增多,P被吸附及生成沉淀固定到底泥中;投加的反硝化菌虽未成为优势菌种,但对脱氮有诱导作用;曝气提高了水体溶解氧,改善了底泥生境,激活了底泥土著微生物活性,三者协同作用削减黑臭底泥污染物并净化水质. 本研究为铁碳微电解耦合反硝化菌原位削减河道黑臭底泥污染物及净化水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13.
为研究干湿循环对黏土力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CT扫描测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揭示了干湿循环对黏土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黏土的抗压强度保持指数性下降趋势,在经历4次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了40%左右,干湿循环达到8次后抗压强度基本达到稳定;CT扫描横剖面显示,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裂隙从试样四周开始发育,并逐渐向内部扩展,裂隙的宽度和长度均持续增加,连续性也有所提高;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逐层面孔隙率均明显增加,且不同层间的交界面孔隙率的增加更为显著,层间的裂隙最先发育,试样表面也有竖向裂隙发育,试样内部连通孔隙的数量增加,闭合孔隙的数量减小;不同次数干湿循环作用下黏土的孔隙率与抗压强度之间保持负指数性关系,当干湿循环次数达到4次后,孔隙率的增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814.
考虑一类具有Logistic增长的时滞耦合模型. 首先, 利用特征方程和Lyapunov-LaSalle不变性原理, 证明当R0≤1时, 无感染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当R0>1时, 病毒感染平衡点Hopf分岔的存在性. 其次, 得到了Logistic增长与时滞会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结果. 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15.
为了降低γ-聚谷氨酸(γ-PGA)的生产成本,实现芦苇等可再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探索建立以芦苇水解液为碳源制备γ-PGA的新型发酵过程控制策略的可行性。首先,研究纤维素酶用量和底物浓度对芦苇水解的影响;其次,采用分段式培养及溶氧反馈补料调控策略,对芦苇水解液发酵生产γ-PGA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芦苇经预处理后在10 FPU/g(底物)酶用量和10%底物添加量的条件下水解,总糖质量浓度可达(76.64±1.74)g/L;以分段式溶氧反馈-分批补料发酵培养方式,利用芦苇水解液生产γ-PGA,最终产量可达(46.72±1.18)g/L,生产效率较分批发酵提高了46.06%。因此,将芦苇水解液用于γ-PGA的分批补料发酵具有产业化可行性,有助于降低商业化生产的原料成本。  相似文献   
816.
敏感因素劣化对导堤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吴淞导堤工程为案例,基于超声波现场检测及室内强度试验、探地雷达现场检测试验、潜水员水下探摸及测量结果,分别评价导堤在长期运营过程中护面混凝土结构、内部堆石结构、导堤两侧坡度变化以及两侧冲淤演变等敏感因素的劣化程度,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导堤护面混凝土结构等4种敏感因素劣化对导堤边坡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堤护面混凝土及内部堆石结构弹性模量与导堤水平位移最大值均呈负指数关系;导堤安全系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呈现出近似线性减小;导堤位移的最大值随着导堤左侧淤积和右侧冲淤高程的增加呈线性增大,在实际加固维护方案设计中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17.
利用水提法提取绿茶籽水溶性物质(TSW),通过热凝胶法制备质量分数15%的TSW凝胶。使用DPPH法和试剂盒法,测定提取物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利用乳析指数和显微观察判断其稳定乳液的能力,测定TSW凝胶的凝胶指数和凝胶保水性。结果表明:TSW质量分数为0.3%时,DPPH清除率最大,为17.53%,证实TSW质量分数越大,抗氧化能力越强;油相体积分数增加可提高TSW乳液的储存稳定性;质量分数15%的TSW溶液在90℃完全成胶,室温下凝胶保水性均大于98%。  相似文献   
818.
构建“大思政”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有效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以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为例,开展“大思政”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大思政”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导向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以“双智慧(IT+Wisdom)”人才培养为主线,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创业孵化等多种形式为抓手,统筹专业教育、第一课堂、第二课堂3个维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新工科建设,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