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梁柱纤维模型在异形截面构件分析中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剪跨比和肢高厚比这2个影响异形柱剪切效应的主要参量,在构件层次上以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和实体有限元模型得出的柱顶侧移误差为依据,对处于弹性阶段的L形、T形和十形柱分别基于不考虑和考虑剪切效应影响纤维模型分析的适用性进行了定量探讨,验证加入剪切效应影响纤维模型分析异形柱的正确性,并给出异形柱适用考虑剪切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分析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2.
针对同一代建单位代建多个业主的多项目管理难题,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阅读法,从组织、合同、沟通、目标控制及采购五个维度识别出32个风险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代建制多项目管理风险评估体系,得到28个关键风险因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作为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代建制多项目管理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构建代建制多项目管理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该代建制多项目管理风险的“量化”评估有利于风险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73.
一、引言生命机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大量感受器来获取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各种信息,从而使机体和环境之间有可能达到高度的统一。对于各种感受器形态上以及功能上的定性描述,前人已经作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但是感受器作为机体的信息接收和信息转换的装置,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从刺激-反应的关系上去定量的研究感受器的动力学特性,给出它的同态模型,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自从1926年Adrain用电子学仪器从神经纤维上记录感受器对外界刺激的应答所发放的冲动以后,许多人用这种方法对各种感受器进行了很多生理学方面的工作,本文所用的方法也大体上属于此范畴,只是为了便于分析其动力学性质起见,采用了特殊形式的刺激。本文试图用黑箱理论来研究蟾蜍肌梭的动态特性,寻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74.
本文用正电子技术研究了辐射交联聚乙烯在不同辐照剂量下的正电子湮灭参数,井与化学交联的聚乙烯样品近行比较,得出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利用正电子湮没谱研究了不同离子数(F)/离子数(Cl)比BaFCl:Eu2+系列粉末样品.实验结果表明:当晶体中的离子数(F)/离子数(Cl)<1时,可以有效地产生F离子空位缺陷,当离子数(F)/离子数(Cl)比值在0.92附近的空位缺陷浓度最大.  相似文献   
76.
在蔡氏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自治混沌电路,并用耦合同步法控制其实现了混沌同步,然后进一步讨论了它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通过计算仿真证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7.
针对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延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识别复杂的难题,在梳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等级全息模型(HHM).以厦门城市快速路建设为实证,通过专家访谈,初步分析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影响原因;进而提出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清单;采用专家权威度系数模型,对风险清单进一步计算和筛选.最后,从可控和不可控层面提出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控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8.
各省份间的关联关系是挖掘数字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度了中国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网络分析法刻画了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特征,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关联“关系”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数字经济溢出呈现复杂的网络结构,但省份间关联的紧密性和稳定性有待加强;上海、江苏、浙江、北京以及广东等省份位于数字经济关联网络的中心;效应分析表明,各省份中心性指标值的提高能够推动自身数字经济的发展。研究结果为从“数量—结构”角度完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探寻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的提升路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