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1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渝生 《科学世界》2010,(12):92-93
1990年,美国正式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继20世纪40年代美国"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60年代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又一个重大的科学计划,因此被称为20世纪3大科学工程之一,也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  相似文献   
52.
历史     
<正>10.16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础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即着手准备研制原子弹。早在1955年,中国地质部门开始了铀矿的勘探,并找到了丰富的铀矿。1956年,国防部成立了第五研究院,即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由科学家钱学森担任院长。1958年秋天,物理学家邓稼先担任了核武器研究设计院的理论部主任。他选择了28名专家,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基本科技力量。1959年,中国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5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郭书春先生以“十年磨一镜”的精神,完成了35万字的大著《九章算术》汇校本,经著名数学家、数学史家吴文俊、严敦杰先生作序,历史学家李学勤作跋,书法家启功题签,最近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台湾九章出版社也有意刊行,这是数学史界值得庆祝的一件大事。《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经典,也是堪与古希腊《几何原本》相媲美的世界数学名著。吴文俊教授认为:“《原本》开创了公理化演绎体系的纪元。其思想方法与方式,在数学的现代研究中占据着一种统治地位。”而“在我国,则《九章》以其独特的方式和方法,阐扬了以算为主以术为法的算法体系。”并且“由于近代计算机的出现,其所需数学的方式方法,正与《九章》传统的算法体系若合符节。《九章》所蕴含的思想影响,必将  相似文献   
54.
一个硕大朴素的鸟巢和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立方,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奥运公园的东西两端。一圆一方,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盖天说"天若覆笠,地若棋盘",天圆地方,阴阳和谐在此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同时,一刚一柔,尤以其夜景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55.
1910年的一天,30岁的德国气象家魏格纳(A.Wegener,1880-1930)照例在凝视墙上悬挂着的一张世界地图,研究寒流、暖流、季风等气候变化趋势。突然间.他发现大西洋两岸南美洲巴西的一大块凸出的部分和非洲的喀麦隆海岸凹进去的部分,形状恰相吻合。他立即把墙上的世界地图取下来,平摊在桌面上,  相似文献   
56.
李善兰: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海宁县,位于钱塘江口,杭州湾北岸。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产丰富,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县境内东北部的硖石镇,沿江两岸有审山、紫微山之胜,俗呼东山、西山,灵秀所锺,代有传人。东山脚下,住着一户李姓读书世家,溯其祖宗,乃南宋末年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李伯翼,他“读书谈道,不乐仕进,有荐为山长者,卒辞不就”。元初,因其子李衎举贤良方正,授朝请大夫嘉兴路总管府同知,迎养来浙,旋即定居硖石。五百年来,传宗接代至十七世孙,名曰李祖烈,  相似文献   
57.
2008年12月15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芝加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华裔物理学家、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朱棣文将出任新政府能源部长.奥巴马说:"任命朱棣文将向所有人传达一个信息,即我们政府尊重科学.我们的决策将以事实为依据.我们明白,事实需要果敢行动."  相似文献   
58.
老谋子(张艺谋)老谋深算,在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上,凸显中国元素,尽彰华夏文明,特别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这是中国特色优势之所在,也是吸引世人眼球、让世界了解中国最有力度之所在。  相似文献   
59.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endeleev,1834-1907)自己讲了一个他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故事:他在连续思考元素与其原子量的关系达三天三夜之后,极其疲惫地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突然,一张表,一张日夜思索的元素周期表,进入了他的梦境,各种元素在表中都按它们应占的位置排列好了。他蓦然醒来,立即把梦境中的这  相似文献   
60.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农业文明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科学技术并促进了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科技的发展.从先秦诸予《论语》《中庸》的学、问、思、辨、行,《大学》的格物致知,《孟子》的民本和求故,《老子》的道法自然,到明清的实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中国古代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促进了农、医、天、算四大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和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技术成就的产生,使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居于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几百年以来,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经济的文明形态,才把在封建老路上蹒跚爬行的中国抛在了后面.然而,中国古代科技的西传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