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10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905篇
系统科学   755篇
丛书文集   1079篇
教育与普及   9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9篇
现状及发展   107篇
研究方法   4篇
综合类   20277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497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412篇
  2014年   1068篇
  2013年   778篇
  2012年   953篇
  2011年   1045篇
  2010年   969篇
  2009年   1205篇
  2008年   1167篇
  2007年   1279篇
  2006年   970篇
  2005年   851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665篇
  2002年   586篇
  2001年   613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695篇
  1998年   668篇
  1997年   634篇
  1996年   616篇
  1995年   572篇
  1994年   506篇
  1993年   413篇
  1992年   373篇
  1991年   372篇
  1990年   327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81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77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20篇
  1965年   21篇
  1964年   21篇
  1956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NiCrBSi超音速火焰喷涂层的电化学腐蚀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方法在普通碳钢表面制备了NicrBsi合金涂层,然后将涂层在利用冰醋酸调整pH值到3的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进行全浸泡试验.应用化学成分分析、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分析了涂层腐蚀后的成分变化和分布,用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了腐蚀液中的离子存在情况,用X射线能谱分析了腐蚀产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涂层腐蚀后的形貌.结果发现:NiCrBSi合金涂层没有发生成分选择性腐蚀;涂层的腐蚀包括表面宏观均匀腐蚀和腐蚀介质侵入涂层内部引发的腐蚀,后者起关键作用;腐蚀首先在涂层表面存在未熔颗粒及孔隙、夹杂和微裂纹的局部阳极区发生,随后沿孔隙、夹杂、微裂纹、层状组织等形成的阳极通道扩展;涂层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片状或层状剥离;调整喷涂工艺参数以降低涂层的电化学不均匀性或进行封孔处理有助于提高涂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82.
该文用时域关系分析和讨论非理想矩形波的自相关特性,并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求出相关曲线和斜率,提出伪随机码精确测距系统测距精度的修正关系。  相似文献   
883.
绿色建筑节水项目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经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绿色建筑节水项目直接增量成本和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的构成,采用净现值衡量指标的形式构建了含初始成本和未来成本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增量经济模型,提出了直接增量成本的计算方法,并在西部某绿色建筑住宅小区节水示范项目进行模拟和算法应用比较.结果表明:该示范项目单位建筑面积直接增量成本为21.0元/m2,单位建筑面积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为31.5元/m2,表明该计算方法和经济模型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84.
机械固定结合面刚度特性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械结合面G-W接触模型和M-B接触模型存在的不足,基于分形理论,提出一种能描述2粗糙面接触的配对几何粗糙特性的法向刚度力学模型.该模型在几何尺寸上独立,给出了结合面面压与刚度的解析解,能有效求解结合面配对接触的法向刚度.根据应变能相等的原则,把结合面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折合成连续体的材料属性,建立了描述结合面特性的虚拟材料模型,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5.
温度和规格对扁玉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温度对不同个体大小扁玉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 ( 1 0~ 35℃ )条件下 ,扁玉螺的个体耗氧率 (R′O) [mg/个·h]和个体排氨率 (R′N) [mg/个·h]与软体部干重 (W)呈正相关 ,而耗氧率 (RO) [mg/g·h]、排氨率 (RN) [mg/g·h]与软体部干重呈负相关 ,二者之间均可用幂函数表示 ;扁玉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但超过 30℃后 ,耗氧率则下降 ,耗氧率 (RO)、排氨率 (RN)与温度之间呈明显的指数函数关系。不同规格扁玉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比值 (原子数O :N)在 2 0℃时最大。方差分析表明 ,温度、软体部干重对扁玉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的影响 (P 相似文献   
886.
热卷箱式炉内板坯温度场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热卷箱式炉中板坯卷取及保温过程的导热特点,建立了温度场计算模型,用有限元程序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应用此模型,可对薄板坯铸连轧冲区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及有助于辅助工艺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887.
设计基于卫星间信号辅助的接收机实现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与数值计算分析加入卫星间信号辅助量后的载波相位跟踪门限。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卫星间信号辅助量后,可基本消除载波跟踪环路中由接收机运动引入的动态,从而极大地提高环路的动态适应性。在冲击动态为1~50g/s,辅助卫星的GDOP值高达50的恶劣情况下,增加卫星间辅助量后,被辅助卫星的载波相位跟踪门限为23~25 dB,相对于无辅助情况下降低7~13 dB,显然卫星间信号辅助能力较为可观,且对辅助卫星的GDOP值要求不高。因此,选择功率增强卫星时只需要保证相关区域在全时段可以观测到4颗以上功率增强卫星即可,此时可以近似达到与全星座功率增强一样的性能。  相似文献   
888.
对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进行量化分析,可为农业气候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及生产规划服务.以陕北农牧交错带1951—2006年的各县、区气候资料为研究数据,根据农业气候适宜度原理,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和Fuzzy识别方法建立气候指标的正态型隶属函数,应用Fuzzy综合评价方法及农业气候指数集合运算方法分别进行气候功能综合评价和多层次评价.结果表明:陕北农牧交错带6县(区)均为牧草的适宜生长区,其中神木(B=0.82)适宜程度最高,定边较适宜(B=0.57);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均丰富,水分资源普遍缺乏,定边(S水=0.39)缺乏最严重;各县、区气候资源量一般,光、热、水匹配较差,资源利用率有差异,相比之下神木(K=0.77)最好;气候功能评价结果顺序为:神木〉府谷〉靖边〉榆阳=横山〉定边,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走向.故水分因子成为农牧交错带气候功能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探究草地畜牧业系统内部水分宏观及微观变化规律及与其他因子之间的互作关系,调整畜牧业系统内部结构,提升系统水分有效性,可明显增进系统气候功能.  相似文献   
889.
提高了Cu含量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reactor pressure vessel,RPV)模拟钢样品,经过880 cC水淬、660℃调质处理和400℃1000~4000 h的等温时效处理,观察到纳米富Cu相的析出;随后进行20%~30%冷轧变形,采用萃取复型(extractionreplica,ER)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的方法研究纳米富Cu相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镶嵌在α-Fe基体中的纳米富Cu相,在冷轧变形时的变形机制较为复杂,存在多种变形方式.当纳米富Cu相的晶体处于有利取向时,可以跟随基体一起发生滑移变形,表现为"软"颗粒的特性;当晶体处于不利取向时,会发生孪生变形,甚至诱发马氏体相变,有时生成"轮毂辐条"状的孪晶结构,大大提高了纳米富Cu相继续变形时的抗力,表现为"硬"颗粒的特征,因而析出纳米富Cu相会产生明显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890.
A blended polymer adsorbent prepared using acrylic acid an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was used to remove copper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e polymer was prepared using thermally induced polymerization and phase inversion. The blended 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RD), environ- 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SE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experiments. The sorption data was fit to linearized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the Langmuir, Freundlich, and Dubinin-Radushkevich (D-R) isotherms models. The batch sorption kinetics was evaluated using pseudo-first-order, pseudo-second-order, and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kinetic reaction models. △H0 is greater than 0, AGo is lower than 0, and △S0 is greater than 0, which shows that the adsorption of Cu (Ⅱ) by the blended polymer is a spontaneous, endothermic process.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fits better to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and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 gives a better fit to the batch sorption kinetics.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is assumed to be 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cupric ion and the carboxylic acid functional group of the blended polym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