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湿分挤压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简化的弯通道模型.根据多孔物料的结构和干燥过程的特点,通过实验观测湿分在一定压力差作用下的迁移行为,着重研究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湿分的挤压流动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在一恒定温度下,当干燥物料两端的压力差逐渐增大时,湿分由物料内部到达外表面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小且在相同的压力差降下,时间减小的幅度越来越小.在相同的压力差下,当液体温度升高时,湿分由物料内部到达外表面所需的时间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22.
变压器介质油中放线菌对油介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用自制的JOA液体培养基首次从报废的大型变压器介质油中分离到两种放线菌: 枝动菌和罗思氏菌, 它们都能以介质油为惟一碳源进行生长繁殖, 枝动菌对变压 器油介损的影响更为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 油介损随油中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随运行时 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3.
刘勇  沈辉  陈维  王海  邓幼俊  王东海 《科学通报》2008,53(11):1263-1267
提出了一种新型丝状光阳极集成的光电致变色器件, 研究了器件在着色态和褪色态的透过光谱. 结果表明, 器件在褪色态时平均透过率是68.0% (400~1100 nm), 在着色态时平均透过率是26.1% (400~1100 nm), 器件在736 nm处最大光谱调控范围在81.9%~30.3%之间变化. 与传统结构的光电致变色器件相比, 新型结构的光电致变色器的光谱调控范围进一步显著拓宽, 解决了传统结构的光电致变色器件在褪色态时透过率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4.
对以表面水分为主的颗粒物料(黄沙)和以内部结合水分为主的食品物料(土豆、萝卜)在离心流化床中的干燥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各种物料的干燥曲线,并对影响干燥特性的气体表观流速、床体转速、床层厚度、物料形状和特性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针对目前能量回馈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遗传PID(比例-积分-微分)算法对能量回馈系统进行控制. 首先建立回馈制动的数学模型, 然后根据其模型采用仿真软件(MATLAB), 并结合改进的遗传PID算法进行仿真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的遗传PID算法比传统PID算法控制效果更好, 稳定性、 鲁棒性及抗干扰能力更强, 且回收效率提高了25.8%.  相似文献   
128.
~~探索迷军事大演习@王海$探索迷俱乐部!特约指导员本刊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129.
水陆两栖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需要合理地模拟机身船体结构所受的水载荷。围绕水载荷特点和加载要求,建立了曲面加载垫力学模型,着重分析了曲面加载接触面载荷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当加载面曲率较大或者加载过程中结构变形较大时需要选用弹性变形适应能力较强的材料制作加载垫,且需要对加载垫进行曲面修形处理。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弹性体夹层式水载荷加载方法,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的方法验证了力学模型和加载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0.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不同工艺参数(气压和功率)下制备出不同性质的类金刚石(DLC)薄膜,并利用拉曼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工作气压对DLC薄膜性质的影响非常显著,而溅射功率对其的影响较小.功率在100 W下制备的DLC薄膜,I(D)/I(G)值从1.4减小到0.7随着气压从0.3 Pa增加到3 Pa;气压在0.3 Pa下制备的DLC薄膜,I(D)/I(G)值随着功率从30 W增加到300 W只有略微的增加.这是因为气压的升高会增加溅射出来的碳粒子与气体之间的碰撞次数,经过多次的碰撞会随碳粒子的尺寸进一步减小,从而得到更为无序的DLC薄膜;而功率影响的主要是溅射率,对DLC薄膜的溅射过程影响很小.DLC薄膜的I(D)/I(G)值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这是受基底界面和基底温度共同影响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