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针对刚体飞行动力学难以描述柔性翼飞行器刚柔耦合动力学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时域内对刚体运动和弹性体运动交替进行数值计算的建模与循环求解仿真方法.该方法分别为飞行器刚体与弹性体运动建立了独立坐标系,根据坐标系之间的惯性牵连关系,通过气动力与惯性力完成了刚柔耦合动力学关系在刚体与弹性体运动之间的传递.与此对应的仿真算法是在1个积分步长内顺序计算飞行器受力情况、弹性变形状态与刚体运动状态,在仿真步长之间以循环求解的方式进行仿真计算.以飞行器对姿态扰动的动态响应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方法能正确反映柔性翼飞行器的飞行特性.   相似文献   
12.
考虑应用在公路、桥梁、隧道和地铁等场合的线性无线传感器网络,其线性和多跳传输特征造成能量不平衡消耗,靠近基站的节点需要转发大量数据,因此自身能量很快耗尽导致网络监控失效.以线性网络、均匀部署为研究内容,采用适当的调度策略平衡能量消耗,从而解决能量消耗不平衡问题.将节点转发信息的能量消耗和能量平衡作为约束条件,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一种线性传感器网络调度策略,通过调整节点到下一跳的距离和转发的数据量来平衡能量消耗,延长网络寿命.对影响网络寿命和节点效率的因素给出了详细分析,对节点之间不同传输距离的能量消耗给予了详细讨论,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节点间通信距离和流量能够平衡能量消耗,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飞行爬壁桥梁检测机器人的功能特点,结构上,飞行爬壁机器人在飞行状态下时,四个旋翼不在同一平面而是处于一种纵列式排列。针对这种纵列式旋翼间存在的复杂气动干扰,先对单旋翼流场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仿真并验证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纵列式双旋翼在不同横间距、不同纵间距、不同转速的情况下进行气动仿真。然后根据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横纵间距以及转速对前后旋翼以及整个系统的气动特性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横间距对纵列式旋翼间的气动干扰较大,而轴向间距相对较小,干扰程度与转速相关。可见本文结论可为飞行爬壁机器人的旋翼布局、转速、可行性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脑肌电控制是使用人的脑电和肌电信号对设备进行控制的新型人机控制方式。为了方便其多设备类型集成控制系统的构建,设计了一种兼容多设备控制信号的新型脑肌电控制系统信号接口,详细描述了其3层结构工作原理、不同模式的工作流程以及各功能模块的硬件设计。接口还具备针对误操作的安全保护功能,该功能采用显示反馈和二次确认的方式实现,可以有效优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柔性翼在阵风干扰下的被动变形有助于降低其对飞行器运动的影响,设计采用柔性翼的小型飞行器被认为是解决小型飞行器易受阵风干扰问题极具潜力的方案.同时,翼面可卷曲的特性也使得该类飞行器满足单兵便携式武器装备易携带的要求.考虑一种无副翼柔性翼飞行器区别于常规飞行器布局的特点,为解决由飞行试验数据分析得出的全动平尾舵面出现非线性饱和问题以及同时利用平尾舵面控制滚转俯仰通道引起的耦合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方案.数值仿真结果证实了针对该型无副翼柔性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所设计的控制器较传统单通道PID控制器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陆空两栖机器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以旋翼为基础适应城区室内侦察的陆空两栖机器人,对陆空两栖机器人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机器人飞行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以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为基础的逐步后推控制设计方法,对陆空两栖机器人飞行系统各个通道的控制律进行了设计.在Matlab软件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得到飞行系统各通道响应曲线,表明飞行系统能够完成预定动作,证明了控制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10NH_2SO_4中,Cl~-或Br~-对18—8不銹鋼阳极行为的影响以及判断在此条件下阳极保护技术的适用性。发現当Cl~-或Br~-浓度低于0.5N时,采用阳极保护是可能的。本文也研究了Cl~-或Br~-對18—8不锈鋼鈍态的破坏作用和SO_4~=对于吸附在不銹鋼上的Cl~-或Br~-的排代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导引头信息实现目标脱靶方位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充分利用导引头提供的信息提高引战配合效率.研究了利用导引头天线测量的视线角速度在弹体的投影进行目标脱靶方向角识别的原理.通过对弹目交会段导弹与目标相对运动关系的分析,得出了识别目标脱靶方向角的数学表达式;针对一种导引头结构设计了可以获得所需识别信息的工程实现方案;给出仿真算例分析脱靶方向角识别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识别出的脱靶方向角的精度可以满足引战配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双滑模变结构控制的BTT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倾斜转弯控制技术的特点决定了BTT导弹的数学模型存在多种耦合因素,因此目前STT导弹广泛采用的忽略通道间耦合关系的三通道独立设计方案已远不能满足BTT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采用了一种新的BTT导弹自动驾驶仪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把俯仰和偏航两个耦合严重的通道联合建立状态方程,用自适应极点配置设计双滑动模态,降低了控制量的切换频率;用趋近律方法设计变结构控制,其控制量参数用自组织模糊进行调节,可有效削弱滑动模态的抖振。这种控制器简化了变结构控制,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利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设计某导弹数字控制器中硬件控制器的方法,结合EDA设计思想对该系统的硬件控制器进行总体功能和各子功能的分析、设计,然后利用VHDL对各功能模块进行描述,最后将已经过仿真检验的设计卸载到相应的可除编辑逻辑器件(EPLD)中,充分利用VHDL的灵活性、可移植性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静态可重复编程及在线动态重构特性,使硬件设计像软件一样通过编程实现,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硬件控制器性能稳定,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