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桐梓县土地利用总规修编理论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红 《遵义科技》2006,34(2):48-5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为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桐梓县建设工业经济大县的需要,达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健康发展的目的,顺利完成桐梓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本文试对桐梓县新一轮总规修编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煤的微观结构对瓦斯放散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其中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生产中的一种强大的自然灾害,它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研究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煤岩分析[1-2]、显微结构及压汞和瓦斯的放散初速度等实验,对各个影响因素与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耦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14.
Languuir方程是由单分子层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在理论上,煤层吸附CO不符合单分子层吸附模型.温度较低时,由于煤层吸附CO得到的吸附等温线都属于第1类吸附等温线,所以吸附CO的量可以用Langmuir方程计算;温度较高时,吸附CO的量与煤层压力呈线性关系.煤层中CO吸附模型的确定可以提高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研究一氧化碳在煤层中的赋存机理提供了依据,减少不必要的自然发火预防措施的实施,提高经济效益,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借用数理方法对煤层吸附一氧化碳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对多种影响影响因子的相关性数据进行耦合关联分析,运用因子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解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模糊问题,依据权重大小得出碳元素含量〉氧元素含量〉孔隙率〉水分〉挥发分〉碳氢比〉灰分〉硫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推动了医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有效促进了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多媒体技术是使用先进的数字设备与演示设备,集实况录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交流方式的综合应用,把所要说明的问题尽最大可能做到直观,生动,易于理解。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而有效地组织,方便地实现启发式、类比式、联想式教学,并能自然地贯彻科学性、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课程最具活力的教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月红 《科技信息》2011,(11):196-196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愉快的教学情境则是培养兴趣的肥沃土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并发展的,特别是刚踏进中学校门的初一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刨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愉悦的氛围之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刨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呢?通过业务学习并结合平时的课堂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城镇居民在计划经济和转轨时期条件下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设想.  相似文献   
19.
开滦煤显微组分结构特征与吸附CO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开滦煤中显微组分(惰质组和镜质组)的微观结构和分子特征,利用离心分离技术,得到纯度较高的富镜质组和富惰质组煤样,并对其进行煤质分析、煤岩分析、孔径分布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得出开滦煤中惰质组含量较高,孔隙结构发育,主要以过渡孔和微孔为主,占煤的总孔隙体积数的90%以上,对煤样吸附CO起主导作用;同时氧含量较高,其中含氧官能团羟基(—OH),尤其是酚羟基对煤吸附CO有较大影响,成功的解释了开滦煤层发生CO体积分数长期超标但未曾自燃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由于采空区内非均匀孔隙介质的存在,造成采空区风流动态流动的复杂性,在渗流力学与气-固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软件模拟以及实例验证等方法,分析了采空区内孔隙度变化规律以及多参数渗流连续数学模型;基于高效的有限体积算法,进行了数值解算,并编制了模拟软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内渗透率整体呈现"U型"筛分布,在进风口和回风口处最大,随着采空区深度的增加渗透率逐渐变小;压力呈"扇型"分布,在进风口处最大,随着向采空区延伸,压力变化逐渐趋近于零;采空区内渗流速度呈"弧型"分布,靠近工作面的区域漏风较强,随着向采空区延伸,漏风速度逐渐趋近于零;同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三维和二维演示,使问题更清晰、直观明确,为辅助分析采空区瓦斯排放、自然发火、注氮灭火、大面积均压调压等诸多安全问题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