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82.
为更好地保障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安全,以石川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空心薄壁高墩连续刚构桥展开了复杂工况下的全过程稳定分析,得到了第一阶屈曲特征值和屈曲模态,并对混凝土强度、桥墩高度及高墩壁厚进行了参数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只考虑几何非线性,最大悬臂状态的稳定系数为20.39,而考虑双重非线性的稳定系数为6.12,分别较第一类静力稳定降低了16.5%和74.9%;就石川河特大桥15#墩而言,屈曲模态为纵桥向失稳,高墩的破坏属于小偏压破坏,破坏截面发生在距墩底h/8―h/7左右的区域;随着桥墩高度增加,桥梁的稳定性逐渐减小且减小的速率逐渐降低,而混凝土强度和高墩壁厚对高墩稳定性影响不大。可见考虑复杂工况的全过程稳定分析具有更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为了优选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简单性能试验(simple performance test,SPT)的评价指标,通过SPT复模量试验和重复荷载试验对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足尺路面试验环道(full-scale test circular track 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Ministry of Transport,RIOHTrack)所用7种中面层沥青混合料AC-20的高温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动态模量、车辙因子、流变次数、永久应变与流变次数之比及永久应变斜率5个评价指标,基于幂函数关系对相同及不同试验间的评价指标进行拟合,分析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SPT试验能有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根据各个指标间相关性判定系数综合平均值的大小,优选出车辙因子及永久应变斜率作为中面层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评价指标,相应的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西北干旱区多个遗址的盐害现场调查和室内测试,查明引起土遗址盐害的易溶盐种类主要为硫酸钠和氯化钠.在脱盐土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模拟土遗址盐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和力学性能测试,得出导致西北地区土遗址发生盐害的w(SO_4~(2-))、w(Cl~-),即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盐害阈值:w(Cl~-)≤6.5×10~(-4),w(SO_4~(2-))≤1.3×10~(-3),且土中易溶盐总含盐量≤0.2%.  相似文献   
85.
<正>植硅体态碳(phytolith-occluded organic carbon,Phyt OC),在植硅体的坚硬外壳"保护"下,可以长时间地保存在一些土壤和沉积物中,作为一种相对稳定和"安全"的长期有效的生物固碳机制,在全球农业生态系统碳汇和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关注.如何加强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碳汇潜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Li等人研究发现水稻植株植硅体态碳产生量,不仅与其植硅体占干物质的量有关,也与植硅体封存有机碳  相似文献   
86.
通过接种普通活性污泥,以氨氮为进水基质,在连续曝气SBR系统中进行了厌氧氨氧化茵的富集与单级自养脱氮效能试验.控制系统DO质量浓度为0.8~1.0 mg·L-1、温度为30 ~31℃,经过la左右的短程硝化稳定运行期后氮素去除率达到9%;DO质量浓度降至0.3~0.5mg·L-1,并将单周期的曝气时间由330 min延...  相似文献   
87.
微型桩抗拔承载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微型桩抗拔承载特性的现场载荷试验,通过建立微型桩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在利用现场载荷试验资料反演有限元计算参数和验证有限元模型合理性基础上,探讨桩长、桩径、二次注浆和水平荷载等因素对微型桩抗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维有限元模型适于微型桩的抗拔承载特性分析,接触系数Ri为合理模拟不同注浆施工工况提供了有效途径,数值模拟得到的相关结论对优化抗拔微型桩设计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朱新泉  王旭东 《科技信息》2011,(17):367-368
中国的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昨日辉煌迷人的旧住区今天却成为了时代的落伍者,整片整片的新居住区拔地而起。在不同的时代,人类有不同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方式,经过一代代的历史沉淀,形成不同的居住文化。时至今日,传统难以为继,在居住环境方面我们的做法往往是先排房子,后作环境,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户外环境千篇一律、人文特色与户外环境活力丧失、缺少了地域特色等等。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寻找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89.
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应用多学科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联合攻关,率先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干旱环境下土遗址病害的形成及演化模式;建立了土遗址病害的分类和综合评估体系;阐明了PS材料加固遗址土的微观机理,集成、规范,并细化了PS渗透加固土遗址的成套技术,研发了加固效果无损或微损监测方法和设备;研发了土遗址锚固、灌浆材料和施工工艺及保护效果的评价方法;研发出1套土遗址基础信息系统及网络发布系统;开展了多种加固材料应用于潮湿土遗址保护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0.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掺杂有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钌(Ru( dpp)3( ClO4)2)的聚丙烯腈纳米颗粒(Ru- PAN).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制备的Ru - PAN的尺寸为135±15 nm,呈规则球型,尺寸分布均匀且在水中的分散性较好.实验考察了氧气、共存离子和pH值对其荧光性质的影响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