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01.
低温高速屏蔽泵汽蚀性能的流热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温高速屏蔽泵输送易汽化介质时,在流道内容易因温度升高引起介质汽化的问题,考虑温度变化对低温介质热性能参数的影响,采用流热耦合方法对一台液化天然气泵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了诱导轮的压力分布和汽蚀性能,得到了温度升高最大区域屏蔽套间隙内介质的温度、压力分布以及介质与电机之间的对流换热信息.分析结果表明:高压冷却润滑回路能满足低温高速屏蔽泵输送液化天然气等易汽化介质的要求,整个流道内不会发生汽化现象.  相似文献   
502.
爱因斯坦探针(Einstein Probe,EP)是一颗面向时域天文学的、发现型的X射线天文探测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十三五规划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任务之一.展望未来十年,时域天文学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多波段和多信使的大视场监测的黄金时代.在软X射线窗口,灵敏且快速的全天监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科学机遇.EP卫星将在这一能段窗口开展时域巡天监测,旨在发现和探索宇宙中的X射线暂现源和爆发天体,并发布预警以引导其他天文设备进行后随跟踪观测.EP的科学载荷包括一台宽视场软X射线监视器(3600平方度,0.5–4 keV)和一台后随观测X射线望远镜(0.3–8 keV).卫星具有快速机动反应能力以及暂现源警报的快速下传功能.由于采用了新颖的微孔龙虾眼X射线聚焦成像技术,其探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比目前在轨运行设备提高了1个数量级,将能监测更远、更大的宇宙空间范围.预期EP将在以下三方面做出贡献:高能暂现天体的系统性巡天监测,发现隐身的沉寂黑洞并测绘宇宙黑洞的分布、研究其形成演化和物质吸积过程,搜寻来自引力波事件的X射线信号并精确定位等.此外,EP的探测目标还将包括从中子星、白矮星、超新星、宇宙早期伽玛暴、X射线闪到恒星耀发等众多的天体和现象,涉及广泛的天体物理学分支.卫星计划于2022年底左右发射.运行寿命为3年,目标5年.  相似文献   
503.
通过高温(1173—1473K)固相反应.制备了钠快离子导体NA3.3Zr1.65-XTiXSi1.9 P1.1O11.5系统中X=0-1.65的一系列合成物,研究了该系统的相变情况,探明了在x=0.5-0.9 的组成范围内可制得NASICON单相.其中电导性最好的是X=0.6的合成物.在623k时它的电导 率为18.9S·m-1,在473—673K温区里其电导激活能为41.7KJ/mole.  相似文献   
504.
随着电力系统中信息化应用越来越广泛,系统运行平台的网络环境也相应变得复杂起来。分布式复杂的环境、复杂的配置、集成管理、硬件损坏、软件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恶意攻击、系统设备陈旧不堪重负、设备更新等种种问题,使IT系统越来越难于管理。为了使整个信息设备及应用系统达到"集中监控、反映全貌、按权限维护管理"的目的,确保企业信息网络及系统稳定运行和可控,人们对信息网络管理监控系统的需求开始迅猛增长。  相似文献   
505.
对桩核冠治疗下颌第一前磨牙的不同修复方式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探讨修复方法和应力间联系。采用三维螺旋CT对包埋块进行断层扫描,得到数据采用Mimcs10. 0进行三维建立,再输进ANSYS13. 0三维有限元软件里,创建相应的模型。最大的剪切应力产生于无牙本质肩领以及牙冠360°缺损的状况下;而最大的主应力是在颊舌侧有牙本质同时邻面牙本质破坏的状况下产生。经由三维有限元剖析得出,当牙齿的冠部无牙本质肩领时,不适于采用纤维桩树脂核去做修复;在舌侧牙本质存在宽度缺陷时,需把牙本质肩领的高度提上去,使纤维桩树脂核的修复安全可靠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506.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507.
以原生高寒嵩草草甸封育系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检验了不同人工重建措施对植被的相对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高寒嵩草草甸草地退化导致植被稀疏、覆盖度下降、群落物种组成减少、群落中各功能群的比例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降低.退化草地封育自然恢复7年后,恢复最快的是一年生杂草,其次是禾草类;重度退化草地改建成人工草地7年后,禾本科植物仍然是群落中的优势类群,但原生植被中的优势功能群--莎草类在任何人工草地中没有出现;经相关分析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物种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各群落之间种相似性系数的变化表明,退化草地经过多年的封育,或经松耙补播后逐步向原生植被方向演替;人工草地逐步向退化演替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08.
纯镍N6平面热压缩变形行为及加工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纯镍N6在变形温度800~1100℃,应变速率5~40 s-1,应变量70%条件下进行了高温塑性变形压缩试验,分析纯镍N6高温高应变速率热变形行为,得到了材料在不同变形参数条件下的组织变化规律及流变应力变化曲线,利用动态材料模型绘制出了纯镍N6在不同应变条件下的热加工图。通过对组织及热加工图的分析研究,得出变形温度为1000~1100℃,应变速率为5~7 s-1或20~40 s-1以及变形温度为800~900℃,应变速率为5~10 s-1为纯镍N6材料高温高应变速率热变形的两个合理变形参数区间,在参数区间内N6组织均匀;而流变失稳区变形参数条件下得到的组织比较紊乱,晶粒大小不一。纯镍N6热变形后的晶粒尺寸随变形温度升高及应变速率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509.
510.
为阐明Dnmt1-siRNA对胎牛成纤维细胞(FBFCs)的影响,设计了3种针对Dnmt1的siRNA来转染FBFCs.结果显示:Dnmt1-siRNA3转染FBFCs 24,48,72 h后,Dnm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在转染后48 h,siRNA3对Dnmt1抑制效率达到近80%,Dnmt1-siRNA3处理的FBFCs增殖也受到显著影响,FBFC细胞活力下降、处于G0/G1过渡期细胞数量增多(P<0.05).但Dnmt1-siRNA3组FBFC细胞的凋亡率也显著增加(P<0.05).说明通过Dnmt1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地敲低FBFC中的Dnmt1 mRNA表达量,由于细胞周期分布变化,siRNA处理后FBFC作为核供体能提高SCNT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