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随着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材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实行学分制后出现了教材订购数据获取困难、订购计划不确定以及库存与计划难以协调等多方面问题,需要通过转变教材工作观念,提高管理软、硬件水平,试办书店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推导出了单台电铲配置的汽车数量与单辆汽车所能装载的铲斗数量之间的表达式,并以一个实际露天矿为例,采用正文试验优化技术进行了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K-T条件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从优化设计角度提出了全局最优性条件。文中引例验证了新条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双阴离子交换柱处理含六价铬废水及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阴离子交换柱处理含铬废水的原理,讨论了影响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能力的因素,通过pH静态实验和流量动态交换实验找出最佳反应条件.当含铬废液pH=3.5,流量为每小时10倍床体积时,采用双阴离子交换柱串联全饱和工艺处理回收含六价铬废水,出水能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穿透体积大.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除去再生液中的钠离子,去除...  相似文献   
15.
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生活污水,通过逐步缩短沉降时间的方法,在SBAR中成功地培养出了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颗粒污泥的SVI为19.97mL/g,粒径在0.45~2.0mm之间,平均沉降速率为45.62m/h,SOUR为47.68g/kg·h,均优于普通絮状污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颗粒污泥表面粗糙,轮廓清晰,分布着一些沟壑和微小孔道,微生物以杆菌和球菌为主。研究表明,该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去除COD和NH4^+-N的能力,去除率分别达到93%和98%以上,对TP的去除率也达到了6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电解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电解还原方法模拟工业含铬废水的处理。试验以普通铁极板作阴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铁阳极溶解生成的Fe2 和硫酸亚铁中的Fe2 把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随着氢离子阴极放电使废水pH值逐渐升高,Cr3 和Fe3 便形成氢氧化铬及氢氧化铁沉淀,同时氢氧化铁有凝聚作用,能促进氢氧化铬的迅速沉淀。在实验最佳条件下,废水初始含铬浓度在600mg/L及600mg/L以下、反应pH=3、加入FeSO4的量1.20g(Fe2 与Cr2O72 比例1∶1)、反应时间40min、换极周期10min、电流密度0.085A/cm2,出水浓度达到0.57mg/L,去除率为94%。出水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矿山生产中,采掘机械的数量多少与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何以尽可能少的设备,通过优化配置来实现矿山的设计生产能力,这无论是对已开采的矿山还是对新建矿山,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着重研究地下采掘机械优化配置的方法问题,并以一实例给出了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矿井通风监控提出了控制的理论根据,介绍了现行采用的控制仪器,从矿工健康和安全的角度,论述了对监控仪器的要求,同时阐明了用计算机处理获取原始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大量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排放,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给人类生存空间造成极大的危害,已成为城镇建设、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巨大威胁.因此,在中小城镇建立各种污水处理工程并研究其优化处理工艺是完全必要的.它不但可以改善中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而且对中小城镇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鉴于地下水对于边坡稳定的影响,本文对于传统的岩石边坡裂隙水的压力分布规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就几种特殊情形提出了合理的裂隙水压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