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97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799篇
系统科学   689篇
丛书文集   992篇
教育与普及   9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7篇
现状及发展   94篇
研究方法   4篇
综合类   18155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683篇
  2012年   813篇
  2011年   900篇
  2010年   863篇
  2009年   1049篇
  2008年   1011篇
  2007年   1111篇
  2006年   842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677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562篇
  2000年   641篇
  1999年   654篇
  1998年   630篇
  1997年   575篇
  1996年   592篇
  1995年   553篇
  1994年   481篇
  1993年   392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362篇
  1990年   314篇
  1989年   256篇
  1988年   121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80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75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9篇
  1965年   21篇
  1964年   21篇
  1956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面向海表和海底立体观测与探测的需求,构建了一种新概念的浮标基海洋观测系统,获取时间、空间同步的水文/气象/水质观测数据、海表/海底摄录数据,并实时回传到岸基数据中心.将浮标、海底接驳盒采用光电复合缆连接起来,通过浮标、光电缆为海底观测系统供电;同时,将海底观测信息通过光电缆传输到海表浮标,然后通过卫星通信/无线通信将水面、海底的观测数据传输到岸基,实现了海底、海表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系统在通信、系留、能源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并构建了"海底观测(接驳盒)-以太网-光交换机-光电复合缆-光交换机-以太网-卫星(浮标)"的通信链路.为实现浮标系留,采用纤维材料设计了中性的光电复合缆,降低了对浮标储备浮力的要求,并适用于大深度的布放.针对光电缆能源传输方式及海底供电要求,采用风能/太阳光能互补方式供电,采用直流升压/降压等方式解决系留缆直流输电问题.为实现系统在深海的布放,设计了专用绞车.通过绞车依次布放海底节点、缆,避免使用遥控水下机器人安装操作和海底湿插拔技术,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和试验的风险.通过近海试验,验证了整套通信链路的可靠性,以及系统长期、稳定供电的能力,掌握了系统的布放回收技术.该系统满足了海表、海底实时观测与数据传输的需求,实现了海表、海底的同步观测;并实现了海表/海底摄录数据的实时回传,在深远海声学、地质、地震等方面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2.
通过大比尺波浪水槽实验,对珊瑚礁地形上的直立式防浪堤越浪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弗劳德相似准则,按照1:15的模型比尺,研究了规则波在筑堤珊瑚礁上的传播过程,分析了波高、周期、礁坪水深和防浪堤与礁缘之间距离对越浪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波高和周期的增大,越浪量明显增大;随着礁坪水深的减少,堤顶离水面的距离增大,越浪量明显减少;大部分情况下,随着距离增加,越浪量减少,但在周期超过13.56 s时,由于防浪堤堤前壅水的影响,越浪量随着距离的增加存在先减小再增加之后再减小的趋势.进一步讨论了波陡和相对干舷高度对无量纲越浪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波高相同时,波陡越大,波浪破碎越剧烈,无量纲平均越浪量越小;而在相同的波况下,相对干舷高度越小,无量纲越浪量越大;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出考虑波周期、入射波高、礁坪水深和防波堤与礁缘之间距离影响的珊瑚礁上直立式防浪堤越浪量估算公式.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出考虑波周期、入射波高、礁坪水深和防波堤与礁缘之间距离影响的珊瑚礁上直立式防浪堤越浪量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873.
采用棚栽法和人工模拟自然降雨,比较分析不同降雨格局对玉米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雨量对玉米幼苗的形态建成表现出明显的正、负2种效应.(2)降雨量低于平均降雨量(27.8 mm)时,10 d降雨频次优于5 d,降雨量高于平均降雨量时,5 d降雨频次优于10 d.对玉米苗期地上分株而言,最佳降雨格局为降雨量38.9 mm,降雨频次5 d;对地下根系而言,最佳降雨格局为降雨量16.7 mm,降雨频次10 d.  相似文献   
874.
天宫一号和载人飞船构成组合体期间,载人飞船处于停靠状态,由天宫一号负责组合体能源管理.基于供电安全性和传输功率的要求,组合体进行了近端采样反馈电压控制的并网供电架构设计.经过仿真、地面测试和在轨飞行试验验证,表明天宫一号与载人飞船组合体供电并网设计正确,为载人空间站工程各组合体间供电并网设计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75.
"柔软接触"在自然界和工业应用的摩擦副中具有重要学术和应用价值,但线接触副中接触率的原位测量目前尚无系统方法.本文建立了含光学显微、数字图像采集的软摩擦试验台.通过对接触率不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对比讨论了试验结果和理论模型.法向载荷对接触率影响规律可表述为幂函数,且受到弹性模量的影响.本文结合Ghatak的柔软橡胶薄层力学模型,分析了柔软材料的弹性模量对接触率的具体影响规律.本文以上述分析为基础,针对实际应用中柔软材料几何尺寸差异的问题,制备了9种不同厚度的圆柱形弹性样品,试验和理论分析都发现临界厚度值将影响接触率,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76.
在嫦娥二号(CE-2)工程中,我国首次开展了X波段ADOR测量实验,获取了ADOR信号的VLBI时延数据,并用于精密定轨.本文给出了CE-2中ADOR信号的VLBI测量与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我国VLBI测量系统对时延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及精密定轨分析.结果表明:ADOR信号的VLBI时延精度优于0.5ns,比利用S波段信标的测量精度提高约一个数量级.本研究成果为后续的月球及深空探测高精度测定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77.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婴幼儿阻塞性黄胆的主要原因.本病女婴多见,引起的胆汁性肝硬化可导致死亡[1].关于BA引起的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虽偶有报道[2],但可能由于病例不多,病情不同之故,因此,观察的结果也不一致.最近,我们利用电镜观察1例BA患儿的肝组织标本,现将结果报道并结合病例资料探讨其病变机理.  相似文献   
878.
针对现有爬管机器人应用范围有限、运动场景单一和多地形运动机器人无法攀爬、空间运动受限等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具备多地形运动能力的双模块软体机器人,每个软体模块由四气室全向弯曲软体气动驱动器组成.通过建立全向弯曲软体驱动器的弯曲模型,分析了全向弯曲软体驱动器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旋转运动模式,使该机器人能通过旋转运动模式在多种复杂环境中运动;提出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的步态控制方法,使该机器人能够更加简单快速地实现多地形运动功能,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四气室全向弯曲软体驱动器的双模块软体机器人能够沿圆形管道、方形管道及不规则杆状物(人体小臂)进行垂直攀爬运动,爬行速度达到11.7 mm/s,还能在平地、人造草皮、崎岖路面、斜坡等复杂地形进行快速移动,爬行速度达到14.0 mm/s,弥补了现有爬管机器人和多地形运动机器人的不足.该模块化软体机器人能在多种地形下进行稳定快速运动,适应性强,在管道检测和复杂地形探测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9.
2007年是椒江区建设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和省级科技强区的重要一年。记者日前从椒江区科技局获悉,从2007年起的今后5年,椒江区将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核心,通过力抓“五个一批”、打造“四个平台”,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主体,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品牌,优化创新环境,增强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880.
利用改进的Holder’s不等式,对一个已加强的Hardy-Hilbert不等式作了进一步改进,建立了一个新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