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甘肃省科学院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承担的“甘肃省县以上城市泥石流、滑坡灾害防治规划研究”项目历时3年多,奔赴近40个县以上城市实地调查踏勘,于1998年12月通过了甘肃省科委、省计委和省建委共同主持的专家鉴定。专家委员会由中科院院士李吉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熙龄研究员、国家建设部、国土资源部、青海省和我省有关专家及学者组成。鉴定会对该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具有创新性和超前意识,既在开发地理信息方面有较大突破,又在泥石流、滑坡灾害防治规划的原理、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方面有独到之处。切中了甘肃省城…  相似文献   
12.
以甘肃中南部地区为例,分析讨论了触发响应机制与区域滑坡泥石流活动关系,总结了有关研究进展.进一步论述了触发响应机制控制的区域滑坡泥石流活动特征.基于触发响应机制与致灾机制关系,划分了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触发响应类型区,最后提出相应灾害防治启示.  相似文献   
13.
5·12地震引发陇南市武都区地质环境条件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特征,5.12地震使陇南市武都区地质环境条件又一次恶化,主要表现为地层破碎、坡体稳定性差等.通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震前后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对比,确定了震前与震后地质环境改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依据野外勘察测资料,对康县郑(湾)—槐(树坝)公路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地质选线方案,并针对地质灾害提出工程布设原则等.  相似文献   
15.
城镇泥石流灾害危险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提出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方法,并以甘肃省48个县以上城市为例,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模型计算,将其划分为极危险、危险、较危险和一般4个危险等级.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17.
甘肃省滑坡泥石流述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了系统的泥石流研究,以建立泥石流观测站为起点,通过泥石流调查、模拟试验、力学分析及防治工程实践等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出版了百余册专著,初步奠定了泥石流学科的基础.今后尚须加强基本理论、区域性防治和环境影响、防治工程实践、预警预报、基础数据库建设及规范、法规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社会响应系统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观念价值体系、基本制度框架、系统构成主体、内部运行机制及系统优化创新等内容,探讨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社会响应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成县黄渚镇赵河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发育机制及特征的研究,阐述了该沟泥石流灾害的严重性。提出了“支沟拦挡、主沟固沟、沟口排导”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就各项工程的特点、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工程建成后,赵河沟泥石流将变成夹沙洪水,对黄渚镇的危害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