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69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将是智能小区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未来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深入讨论智能小区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732.
通过土壤剖面取样法对川东北米仓山景区5种彩叶景观林土壤的速效N、P、K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速效N、P、K含量在5种彩叶景观林森林土壤剖面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即腐殖质层高于淋溶层;除淋溶层速效K外,速效N、P、K含量分布特征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天然林中,常绿落叶混交林高于针阔混交林。速效N、P、K含量在巴山水青冈林及其混交林中都高于米心水青冈林及混交林。研究揭示森林群落类型可能是影响米仓山彩叶景观林秋季土壤速效N、P、K含量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33.
利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了(002)方向高度择优生长的纤锌矿结构的Zn1-xCdxO(x=0,0.2)合金薄膜.利用XRD、XPS、TEM、PL对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x=0到x=0.2,(002)衍射峰从34.36°偏移到33.38°,(002)方向的晶面间距从0.260 nm增加到0.268 nm,Zn1-xCdxO薄膜的光学带隙也从3.20 eV减小到2.70 eV,相应的近带边发光峰从393 nm红移到467 nm.另外,我们还从能带结构观点对Zn1-xCdxO薄膜的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34.
分别采用重结晶法和大孔树脂吸附法进行高纯茶皂素的制备,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经两种方法提纯得到的茶皂素初读均在96%以上,但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法的茶皂素产品纯度和得率均高于重结晶法,并且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法工艺简单,试剂用量少,纯化成本低,更适于高纯茶皂素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35.
基于降维或映射技术的聚类结果可视化技术提供了在二维或三维空间直观地分析数据集的聚类结构、聚类质量和分布信息的有效手段.对线性降维可视化方法、非线性降维可视化方法及映射可视化方法等进行了介绍、实例展示和讨论分析,最后对这类方法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36.
为数据集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是获得高质量聚类结果的前提和保障.提出了基于有效性指标的聚类算法选择方法,通过对不同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的质量评价为数据集选择最适合的聚类算法.该方法的优点是在对数据集的情况了解甚少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保障聚类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十分有效,为实验数据集正确选择出最适合的聚类算法,并获得了高质量的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737.
环境因素对膨胀土边坡温度场影响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环境因素对土体温度场的影响,通过制作膨胀土边坡模型,利用环境发生器模拟温度、湿度和降雨等环境,观测在这些环境因素作用下土体内部温度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等环境因素对边坡土体内温度场的影响深度为0.8m;边坡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与分布也不同,其中坡面处的变化幅度最大;土体温度随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738.
研究了多车型随机动态交通分配和信号优化的组合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多车型下的随机型动态交通分配和交通信号优化的组合模型。模型采用广义双层规划来表示,上层是信号优化控制,进行交通信号的优化配置;下层是考虑多车型下的随机型动态交通分配,进行交通网络流的配置。同时,模型中采用具有物理排队的多车型动态网络模型,从而考虑了饱和路网中物理排队对网络条件的影响以及不同车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在考虑多车型随机用户路径选择行为的基础上使整个网络的总行程时间达到了最小,由此获得最佳的信号控制策略和相应的优化路径流,实现了交通信号的优化配置和交通流优化。  相似文献   
739.
采用问卷调查、访问及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析了北京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发现,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规模呈现的不同档次适应了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但经营模式和效果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式滞后于市民的需求,主营定位不够清晰,部分市民进行有偿健身消费目的不明确,消费者参与的动机呈现多样性,参与健身运动没有固定的规律。由此,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已成为决定商业健身俱乐部运营和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0.
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s,OTC)模拟增温,结合网袋法,研究了空气增温(1.984±0.7)℃对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代表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不同凋落物组分(茎和叶)分解速率的影响,并分析增温和非增温条件下凋落物分解速率与1.2 m高度的空气温度、0~5 cm土壤温度及0~5 cm土壤湿度3种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增温与不增温处理下,OTC组和对照(CG)组芦苇茎的年分解率分别为49.20%和45.11%,而叶的年分解率分别为63.52%和58.53%,增温对叶的分解促进作用更加显著;②增温增大了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常数K值,OTC组和CG组茎的平均K值分别为0.028和0.027,叶的平均K值分别为0.093和0.080,叶的增幅显著大于茎的增幅;③3种主要环境因子与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是1.2 m空气温度>0~5 cm土层温度>0~5 cm土层湿度,且增温使分解速率与3种环境因子相关性程度均增大,其中,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变化最显著,增大6.43%.综上所述,气温是影响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分解的关键环境因子,增温不仅会增大滨海围垦湿地芦苇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同时也会改变芦苇凋落物分解速率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