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聂世明同志撰著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新探》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这部23万字的专著.从运思构想、研究文献资料、对古今中外各家各派关于实践观理论的分析比较,到最后写作出版,历时数载。截至目前,这是第一部以一般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其意义正象黄楠森教授在该书的序中所说的,“聂世明同志所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新探》(以后简称《新探》)一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经过十几年的反复研究、修改,经过四次审议,终于获得通过并颁布实施。高教法的颁布实施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把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且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可以说,高教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构想和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打破了单一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中国和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总结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这一理论,不仅对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动力、思想保证、重要措施、而且设计了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却在于高等职业院校要切实办出特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科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全面理解和长期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进行共产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指引我们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指南。因此,在理论上认清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指导作用,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极其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有极其丰实的内容。这个理论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确定了一条唯一正确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总结了建国40多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献。《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全党、全社会和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认真学习和落实《纲要》精神,对于加强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肩负着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建设人才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的领导,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一)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1980年,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开始迅速发展,一大批市属地方高等学校应运而生。中州大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建立起来的。在上级领导的热情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得到迅速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办好学校,深刻总结学校教育工作经验,加强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我校创办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务于教学与科研的理论刊物——《中州大学学报》。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