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1.
OGFC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因其良好的抗滑及排水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到高等级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当中.本研究将高粘沥青及玄武岩纤维应用到OGFC薄层罩面混合料当中来改善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通过对不同设计空隙率OGFC-10薄层罩面混合料相关路用性能研究得出:随着设计空隙率的减小,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抗水损害、低温抗开裂性能均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12.
生物反应器中杂交瘤细胞的物理破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结合高速搅拌转瓶试验和鼓泡柱试验,考察了生物的反应器中流体主体湍流切和气地杂交瘤细胞的破损作用。实验发现在没有气泡的情况下,只有当Kolmogorov湍流涡旋尺度五细胞大小相当或小于细胞时,生物反应器中流体主体湍流剪切才能导致细胞破损。  相似文献   
813.
珠江正干钻孔中烃类污染物的高分辨沉积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碧娴 《科学通报》2000,45(Z1):2790-2796
报道了珠江正干钻孔现代沉积剖面中烃类污染物的含量、组成和分子标志物指标的研究结果,使用烃类污染物的沉积纪录,结合210Pb定年,恢复了该区近百年来水体环境中烃类的污染历史.  相似文献   
814.
在混凝土结构中,配合比设计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试拌过程中控制要素的研究与分析,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相似文献   
815.
1989年报道的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的云南火把虫(Facivermis yunnanicus Hou et Chen)躯体的前部具有5对触手, 而尾部被解释成简单的尖缩状; 并认为可能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相关. 此后, 它又被解释为与五口动物或触手冠动物等类群具有亲缘关系. 最近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发现了完整云南火把虫标本: 完整的云南火把虫不仅显示了躯干前端的5对叶足状附肢, 而且还保存了具2~3圈钩刺的倒梨形尾部. 基于这些重要形态学信息, 本文作者对云南火把虫的分类位置予以重新界定: 其5对叶足状附肢与神奇啰哩山虫(Miraluolishania Liu et Shu)的前躯干附肢十分相近, 似为同源构造, 因而很可能与叶足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此外, 云南火把虫的5对叶足状附肢对于探索叶足类动物和节肢动物附肢的起源更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16.
817.
给出三阶线性脉冲微分方程非振动解与其各阶导数的符号关系,得到2个新的判别该方程振动性与渐近性的准则,并用实例来验证其有效性.新准则改进了一些已知结果.  相似文献   
818.
819.
820.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中晚唐时期,诗坛上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怀古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诗人用自已的眼光,自已的体验,烛照历史的情境,面对眼前的古迹,投入冷峻的反思,使历史和现实沟通起来,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返观历史,使他们的作品有了深厚的历史感,同时又有了敏锐的现实感,形成"虚实相生"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