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46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4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基于实验观测的分域湍流模型在通气超空化中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可以准确高效预测通气超空化流动的湍流模型,结合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对绕锥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实验采用高速录像观察了通气空化随时间的流场变化;数值计算中,分别应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密度分域的湍流模型计算了绕锥头回转体通气空化流动.其中,密度分域的湍流模型是在实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即在空泡的前端含气量较大的区域应用DCM模型,以体现附着型空穴的可压缩性;在空泡尾部含气量较大的雾状空泡区域应用FBM湍流模型,以捕捉多尺度的空泡涡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k-ε湍流模型相比,基于密度分域的湍流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验观测的现象基本吻合,有效减小了通气空化空泡区域内的湍流黏性,可以捕捉空泡区域内多尺度旋涡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而可以准确地预测通气超空化空泡断裂脱落的非定常流动细节.   相似文献   
12.
弹性液舱舱壁在大幅晃荡液体的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会对液舱内液体晃荡的水动力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文中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了水弹性效应对弹性方形液舱内液面晃动的影响.实验水深比h/L(h为液深,L为液舱长度)为0.167,激励频率在最低阶自振频率附近.由于液舱结构变形的影响,弹性液舱内液体的最低阶自振频率与同尺寸的刚性液舱略有差别.实验中分别对刚性和弹性两个方形液舱在不同频率的简谐纵向激励作用下的波动形态进行了分类分析,并比较了对应不同二维行波、过渡状态和三维共振以及二阶次共振等不同波动形态时弹性液舱和刚性液舱内的波面高度.  相似文献   
13.
栅中水翼的空化流体动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空化条件下Clark-y水翼和栅中水翼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中,空化模型采用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的Kubota模型,湍流模型则采用基于滤波器的混合湍流模型.通过实验结果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受上下翼型的影响,栅中水翼吸力面的低压区和压力面的高压区相对水翼情况有所收缩,造成平均升力系数变小;与水翼相比,栅中水翼的升阻力变化周期更长,波动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低温诱导轮的空化性能,对液氮诱导轮空化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数值计算采用了考虑旋转修正的FBM湍流模型和考虑热力学修正的Singhal空化模型.数值结果与实验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数的降低,诱导轮空化分为无空化、间隙空化以及回流涡空化三个典型阶段.在研究选取的温度区间内(77.5 K≤T≤83 K),诱导轮不同空化阶段的分界点几乎不随温度变化.随着液氮温度的升高,诱导轮内部空穴体积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对诱导轮空化热力学效应进行分析表明,当液氮温度较低时,热力学效应不显著,韦伯数主导着空化的发展;当液氮温度较高时,热力学效应增强,从而抑制了诱导轮内部空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雷达滤波进行空间有源假目标识别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弹道导弹突防过程中的空间有源假目标欺骗干扰,介绍了利用雷达滤波进行假目标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在弹道目标跟踪中,滤波器通常默认目标运动服从二体运动方程.真目标的动力学模型与滤波状态方程相匹配,其滤波状态估计归一化误差较小;而有源假目标则相反.这种差异是有源假目标识别的理论基础.由于实际应用中目标的真实运动状态未知,无法直接计算归一化误差,文中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对目标的状态真值进行更精密的估计以获得名义真值.提出了近似归一化误差的概念.结合典型仿真场景,分析了近似归一化误差的分布特性,设计了识别门限.结合中程弹道进行真假目标的计算机识别实验,并对各种影响识别性能的因素做了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装备作战效能的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练效果的准确评估是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的基础.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对象是装备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能力.由于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指挥人员、操作人员的能力及其战术水平进行量化入模十分困难,直接建立指标体系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很难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训练效果评估方法,通过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反映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的能力;通过训练前后武器作战效能的提高量化值对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估.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效果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7.
FBM模型在栅中翼型云状空化流动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价滤波器湍流模型(FBM)在栅中翼型计算中的应用.分别采用修正RNG κ-ε湍流模型和FBM湍流模型,以及不同滤波器尺寸的FBM模型对栅中翼型的云状空化流动进行模拟,并与水洞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模拟计算中采用合适滤波器尺寸的FBM湍流模型,并且在空化模型中考虑到湍动能对空化流动的影响,可以更准确捕捉栅中翼型空化区尾部涡团交替脱落的非定常细节,升阻力与实验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8.
雷达电子战效果及效能评估的一般性思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研究了雷达电子战中效果及效能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首先针对评估问题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入的思考,指出了评估的"价值论"成分以及非线性泛函映射等诸多特点,并且研究了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的构成问题。然后提出了"评估指标空间"的概念,并从不同角度构建了突防中相控阵雷达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体系。这些一般性思考有利于评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9.
在正态分布假设条件下,首先导出了随机电磁波幅度、功率和相位的概率密度分布及联合概率密度分布,然后重点分析了能够完备表征电磁波极化特性的瞬态极化投影矢量(IPPV)的概率密度分布,并分析了极化通道之间相互独立的随机极化波IPPV各分量的概率密度与独立通道方差比的变化关系等.文中结论对电磁信号检测、ESM系统辐射源极化侦察等应用领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立韬  张策  李盾  王国玉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1):5984-5988
综合考虑时间、能量、计算机资源以及雷达硬件等约束条件,研究了自适应调度的仿真实现方法.以调度间隔为基础,运用合理优先级设定和时间窗方法达到对时间的充分利用;将其他约束条件建模为递归形式,通过对约束条件的周期性检验调整调度安排,获得满足要求的雷达事件执行序列.给出了算法具体的实现步骤,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完成对各项雷达申请事件的合理调度,保证较高的成功被调度率和时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