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为了研究松属植物叶片与植物抗寒抗旱特点的关系,以松属(Pinus)两种植物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in.)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为主要实验材料,同时,观察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研究针叶的表皮特征及叶片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松属植物叶表皮外具有发达的角质层,气孔下陷,具有大的孔下室,树脂道发达.这说明松属植物叶具有旱生和寒性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植物学教学的改革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占武  刘强 《松辽学刊》2007,28(4):123-124
通过对高等院校的植物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植物学教学过程合理地利用校园植物资源、多媒体电脑技术及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主动的探索研究中获得新知,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快乐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针对树锦鸡儿进行了抗旱性的研究,从树锦鸡儿茎的木质部导管的大小、数目以及分布情况来阐述其抗旱特点.通过实验的方法,制作简单的切片,观察其特点.采用徒手切片法,对茎的木质部进行横切,然后进行简单的染色,使用番红试剂,最后观察、拍照,根据得到的数据,希望能对抗旱性的研究工作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NaHCO3胁迫下5种木本植物苗木Na+、K+的吸收和积累及其与木本植物耐盐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加,5个树种苗木地上部分Na+含量、地上部分Na+/K+总体上逐渐增加,地上部分K+含量逐渐降低.地上部分Na+含量依次为枸杞樟子松丁香南蛇藤白榆;Na+/K+含量依次为樟子松南蛇藤丁香枸杞白榆.研究表明,地上部分Na+含量可以作为评价不同树种抗盐性的有效指标,但对于非盐生植物与盐生植物应该区别对待,即非盐生植物地上部分Na+含量与抗盐性负相关,盐生植物地上部分Na+含量与抗盐性正相关.地上部分Na+/K+与抗盐性没有普遍联系,不能作为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抗盐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组织切片和显微观察等方法,对紫丁香和暴马丁香木质部中导管数量、分布、长度、直径[1]、导管壁厚度以及木质部中纤维的比较研究,发现暴马丁香的木质部中导管直径、纤维数量和直径均大于紫丁香,但导管分布密度小于紫丁香的导管分布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暴马丁香的木质部比紫丁香更进化一些.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学角度浅析植物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植物学教学过程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交融,将人文精神注入到实际教学,从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层面加以研究和施教,使植物学与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地理学、文学、语言学更好地融为一体,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民族植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占武  刘强 《松辽学刊》2007,28(3):115-117
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界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本文阐述了我国民族植物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对民族植物学产生的认识误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全面地认识民族植物学,参与到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19.
对链霉菌S506活菌制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该菌株的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40 g/L,玉米粉40 g/L,甘油10 mL/L,黄豆饼粉10 g/L;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温度35 ℃,初始pH为6~8,500 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100 mL,转速150 r/min,发酵周期96 h.经液-固发酵制得固体活菌菌剂,室温下保存1.5 a,活菌数量仍达到40亿个/g以上,为大规模培养S506菌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黄瓜根结线虫拮抗菌筛选及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击倒、驱避、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已获得的多株拮抗菌株进行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筛选实验,并对优势菌株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共同培养条件下,S506,Cm05和Ms2菌株表现优秀,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在30%以上,其中S506最高,达48.8%;对线虫的驱避实验,以Cm05+S506组合最好;在连茬4,8,11 a的温室土壤上进行的盆栽和田间小区实验表明,S506的防效最高、最稳定,田间校正防效最高达85.29%,显著优于阿维菌素14.89%的防效.S506的抗线虫物质主要是胞外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