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3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18篇 |
教育与普及 | 1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篇 |
综合类 | 5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根据感潮河道水沙运动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有闸河道的一维泥沙、水质数学模型,可以对闸门不同运行方式下水流、泥沙、污染物运动进行模拟。并运用该模型,对永定新河蓄淡、蓄成两种闸门利用方式下泥沙、污染物运动进行了研究,为闸门运行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2.
目的 研究丙戊酸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HL-60/ADR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试验观察丙戊酸对多药耐药细胞HL-60/ADR的抑制作用.采用光镜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1)丙戊酸能明显抑制HL-60/ADR细胞的生长,药物浓度相当于生药32.65mg/mL时,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相当于生药66.44mg/mL.(2)形态学改变呈典型的凋亡特征.(3)丙戊酸能诱导多药耐药细胞HL-60/ADR凋亡,凋亡率也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结论 丙戊酸对多药耐药细胞HL-60/ADR的生长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诱导其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3.
444.
正2020年8月最后一周,以科技战疫·创新未来为主题的2020年上海科技节在上海拉开帷幕,沪上进入了科技节现在进行时,七天七夜,线下热闹,在线精彩。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潇——一位深耕于农产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科技节前后更是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在所里的转基因科普馆里接 相似文献
445.
对沙角衣藻-杂交水稻体系在含可溶性有效磷、磷矿石粉和无磷的三种培养基中有效磷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全磷培养基中,随着有效磷含量的减少,体系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随之升高;其中含磷矿石粉的无磷培养基中,加藻比无藻的培养基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更突出;在无任何磷源的体系中,有藻的培养基碱性磷酸酶仍呈上升趋势,表明在缺磷胁迫下,藻和水稻都能产生碱性磷酸酶分解矿石磷。 相似文献
446.
装配操作过程中装配对象的几何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凸多面体为装配对象,分析装配操作过程中装配对象的几何特性,提出了二元素的几何表示法,进行装配对象的空间描述,并分析了装配对象间的允许运动方向、几何约束特征及几何不确定性,用二元素几何表示法分析不确定性条件下装配对象的几何特性,简化了误差情况下装配对象各几何元素的数学表达式,本文内容是机器人装配操作过程分析与建模的基体。 相似文献
447.
分析了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其磁化、磁致伸缩模型;建立了一个执行器在低频驱动、准静态领域应用的、忽略磁滞效应、从输入电流到输出位移/力之间的用于位移控制的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448.
以磷矿石粉为沙角衣藻(Chlamydomonas sajao Lwein)的唯一生长磷源,研究沙角衣藻对难溶性磷源(矿石磷)的转化利用作用,结果表明:沙角衣藻对矿石磷的转化强度可达40.56%-63.49%,以有效磷mg/g磷源为单位可达41-64,是一般溶磷细菌溶磷强度的2-4倍,相当于每产1g鲜藻体可得磷酸1.52g,该藻不仅能快速地转化利用磷矿石粉中的难溶性磷源以满足其自身的生理需要,而且能迅速提高介质中的有效磷浓度,为环境中其它生物的生活提供磷源;而且这种转化作用的强度与其对磷的需要相协调,可确保体系供磷和需磷的和谐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449.
利用土壤微藻改良贫瘠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自然条件下肥沃土壤中的微藻接种到贫瘠土壤中,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显示:黑暗条件下的微藻在30d内进入休眠状态或死亡;在光照条件下,微藻的数量在第30d以后迅速增殖,随着藻类的生长,土壤pH值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且藻类数量的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有效磷的变化至极显著相关,说明土壤微藻能改善贫瘠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壤肥力,上述结果可为藻类用于农业生产和沙漠治理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0.
低温诱导对组培川贝母胚状体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组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的胚状体经低温处理不同的时间,随后转入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培养,发现低温处理40d的胚状体成苗率最高.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其电泳图谱的研究发现,在低温处理及随后的培养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表达量及谱带数(特别是B区酶带)已发生明显的变化.C区酶带的出现,是川贝母低温处理诱导胚状体成苗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