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四步法合成一种新型功能化双核磺酸类咪唑离子液体,并考察其在催化丁二酸与丁二醇缩聚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性能。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仪(1H NMR)对双核离子液体催化剂及PBS进行表征,考察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PBS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催化剂)∶m(丁二酸)=1∶40,反应温度230℃,反应5 h,PBS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最高值8.1×104,熔点为113~119℃。  相似文献   
12.
高产琥珀酸菌株的等离子体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谷氨酸棒杆菌作为原始出发菌株,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确定高产琥珀酸等离子体诱变的物理参数和最佳诱变条件,采用在培养基中添加溴甲酚紫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方法,测定发酵液前后在波长590 nm处的吸光值,高通量筛选出在该波长处吸光值变化较大的突变株.结果表明:在诱变菌株的存活率为8%的条件下获得的突变株的正突变率达到22%.用40 g/L的葡萄糖对突变株进行摇瓶分批发酵,筛选得到诱变菌E7产琥珀酸15.6 g/L,乳酸22.8 g/L,该菌具备良好的产琥珀酸与有机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对丙酮丁醇梭菌在以葡萄糖、木糖、蔗糖、混合糖、玉米芯酸解糖液分别作C源的P2培养基中的产丁醇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C源对丙酮丁醇梭菌发酵产丁醇有显著的影响;葡萄糖为底物时,丁醇产量最高达到13.50g/L,总溶剂为19.66 g/L;蔗糖为底物时,丁醇所占比例都在70%以上,丁醇产量可达12 g/L;木糖、混合糖为底物时,丁醇产量在10 g/L左右;只有丙酮丁醇梭菌14-28能利用玉米芯酸解糖液发酵产丁醇,丁醇产量为7 g/L.  相似文献   
14.
对镁合金疲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镁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高周疲劳行为、腐蚀环境下的疲劳行为以及镁合金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并归纳了镁合金疲劳性能强化的主要方法,包括添加稀土元素、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在此基础上,对镁合金疲劳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镁合金疲劳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提取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方法,包括树脂的筛选,吸附条件和洗脱条件的确定.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拟低共熔体系中酶促拆分反应新技术的优越性和应用,并分析了在拟低共熔体系中酶促拆分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拆分热力学、动力学、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及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甲壳素作为一种新型载体材料凭借其独特的结构性能,显示出作为固定化载体的良好潜力.确立了甲壳素固定化细胞制备L-天冬氨酸的最佳固定化条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固定化载体的生物反应器技术是动物细胞固定化培养的主要手段。综述了近年来微载体,微囊化,无载体细胞自絮凝以及膜等固定化技术在动物细胞固定化培养中的应用及其进展。同时对动物细胞固定化培养中的场效应、多腔室和多细胞混合培养体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D-天冬氨酸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天冬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在医药、食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手性药物合成的前体、中间体在医药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其制备方法主要是消旋体的拆分,其中酶法拆分最具竞争力。综述了D-天冬氨酸的应用及制备方法,为开展D-天冬氨酸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ICP-AES法测定甘肃当归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Inductivet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同时测定了甘肃当归中的Mg、Ca、Al、Cr、Cu、Zn、Pb、Ni、Li、Na、K、Cd、Sr、Ba、V、Mn、Fe、Co18种微量元素,并用干法和湿法对测定结果加以比较。干法先将样品650℃高温灰化,再用混酸(ω(HNO3):ω(HCl)=3:1)消解,湿法用混酸(ω(HNO3):ω(HCl)=1:1)直接消解。将ICP-AES法用于当归微量元素测定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的优点,所测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6%-1065之间,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