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2 毫秒
41.
动物的情趣     
动物和人一样,最直观的语言表现在——脸部表情和姿势当狗遇到强大的对手而感到恐惧时,眼睛低垂不敢正视,嘴唇向后拉,耳朵向外倒,好像在说"有点可怕"。尾巴平时保持下垂姿态,这时也不敢露出来招摇,只得夹在后腿间,颇应了那句"夹着尾巴逃跑了"的话,完全一副丧家犬落水狗的模样。相反,当它发觉对方不过是弱小者时,上唇便往上翻,露出犬齿,鼻梁皱纹增多,毛竖起,尾巴也向后方竖立起来,又是另一副"我生气了"的欲扑将过去的神情。  相似文献   
42.
设计了TD-SCDMA终端的PIFA天线,定出了天线的结构尺寸,并进行了开槽改进.该天线结构紧凑,可以很方便地用于3 G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实用性很强.利用HFSS软件进行了天线建模,性能仿真和优化,最终得到增益为G=4.330 3 dB,效率达到45.471%.电压驻波比小于2的带宽大于100 M的天线.  相似文献   
43.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森林深处,有一种原本隶属于土壤改良军团的生物物种正在变得越来越坏.它们破坏着森林土壤,所到之处,植物和野花被一扫而光,只留下坚硬和贫瘠的土壤.  相似文献   
44.
这是一位来自石器时代的使者,人们称他为“冰人”。他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巅的冰雪中已静静地躺了5300年,直到有一天突然面对20世纪90年代的人类……  相似文献   
45.
小小蚊子竟先后使四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故事”经典得似乎和牛顿被掉下来的苹果砸了一样,而据编辑的认真调查:世界范围内,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还找不到一个在一生中从未被蚊子咬过的。  相似文献   
46.
小小蚊子竟先后使四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个“故事”经典得似乎和牛 顿被掉下来的苹果砸了一样,而据 编辑的认真调查:世界范围内,从王 公贵族到平民百姓,还找不到一个 在一生中从未被蚊子咬过的。  相似文献   
4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贵州3个喀斯特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贵州省清镇红枫区、毕节鸭池区以及关岭-贞丰花江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喀斯特人居环境研究现状以及人居环境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喀斯特地区的实际环境条件构建宜居指数,对喀斯特农村的村落人居环境进行评价.构建并训练得到合理的神经网络,评价结果显示,居住环境最好和较好的村落以红枫区最多,鸭池和花江区的村落大部分处于中下水平,且花江区的部分村落评价结果最差.说明喀斯特地区人居环境与区域综合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自然环境仍然是喀斯特地区人居环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8.
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比如从一粒小小的植物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而茎干则伸向天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然而植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它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又是由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49.
在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大概是最变化多样的.数百万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10种以上的动物视力系统,每一种都要特别适应它们各自的需要. 科学家对各种动物的眼睛进行了观察,这样,当他们设计人造光学系统时,就可以参照不同的动物眼睛来设计.从鸟类到昆虫,从鲸到鱿鱼,科学家从动物王国的所有成员中获得灵感,以设计高性能的人造眼睛.  相似文献   
50.
非洲是一个令人神驰心往的地方,神秘的原始森林里出没着具有绝招的毒虫猛兽。在几内亚湾的一个岛屿上,就有一种全身赤红似火的蛇,它多栖居于河堤的洞穴里,当地黑人叫它“库加沙”。“库加沙”从外形上看,和通常所见蛇的模样并无两样。奇怪的是,它一碰到星星之火,即会熊熊地燃烧起来,往往成为当地引起火灾的“火神菩萨”。这种蛇为什么会带来如此麻烦呢?科学家揭开了它的着火之谜。原来它体内含有大量易燃的脂肪,尤其是舌头上的含油量更高。有趣的是,当地黑人对于“库加沙”,与其说是讨厌它,倒不如说是喜欢它,因为这种蛇富有易燃的特点,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