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采用透射电镜术显示腹毛类纤毛虫阔口游仆虫(Euplotes eurystomus)的微管类细胞骨架包括纤毛器微管骨架和非纤毛器微管骨架.结果表明:细胞皮层纤毛器中除纤毛杆、纤毛基体微管外,其基体间连接纤维、基体托架、基体附属微管、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束以及围棘纤维篮等也是皮层纤毛器微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微管相互联系、聚...  相似文献   
152.
对晶向为(100)的p型单晶硅片进行表面刻蚀,制作减反射绒面.在质量分数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异丙醇溶液,在温度为80℃、时间为40 min的条件下对单晶硅片进行刻蚀.实验结果显示,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异丙醇溶液刻蚀的硅片表面形貌最好,在波长为700~900nm范围内能够获得较低的反射率,最佳反射率为10.42%.保持实验条件不变,在氢氧化钠-异丙醇混合液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对单晶硅片进行刻蚀.实验结果显示,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碳酸钠溶液对制作绒面的反射率影响不大,加入质量分数为0.3%的碳酸钠溶液使制作绒面的反射率大大提高,不利于制作绒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3.
针对我校《电路分析》的教学现状,探讨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介绍了电路理论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4.
慢性热应激对猪肠道CD3^+T细胞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肠道CD3+T细胞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慢性热应激对猪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12头小型猪随机平均分成热应激组和常温对照组两组。人工气候室内,热应激组模拟夏季炎热气候,气温从26~39℃24h循环变温,在39℃时维持4h;常温对照组在24℃下饲养。试验持续10d,热应激10d后39℃高温持续期结束剖杀试验猪,取其十二指肠中段、空肠及回肠中段进行固定、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中CD3+T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猪十二指肠黏膜上皮层、固有层及十二指肠肠腺均呈CD3强阳性,与对照组相比,CD3阳性面积系数显著上升(P〈0.05);空肠和回肠黏膜上皮层的CD3阳性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加(P〈0.05),而固有层中的CD3阳性细胞数量则无明显变化,增加的幅度小于十二指肠。慢性热应激中实验猪肠道结构严重受损,消化吸收功能严重下降,而肠道CD3+T细胞的增多,可能是机体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一种代偿性增强反应。  相似文献   
155.
芝麻是新的“8大类”过敏食物之一,芝麻过敏反应由于其潜在危害性及其日益上升的发病率而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普遍重视,因此研究芝麻致敏性消减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芝麻主要过敏原(Ses i 1~Ses i 7)的结构和免疫特性,及其致敏性消减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已报道的芝麻过敏原有7种,属于2S白蛋白、7S类豌豆球蛋白、油质蛋白和11S球蛋白,其中11S球蛋白和2S白蛋白是主要的过敏原蛋白。利用热加工技术消减芝麻致敏性,主要通过煮沸、微波、烘焙等工艺引起过敏原的解聚、变性进而破坏致敏表位;高压、辐照、发酵、酶解等非热加工技术通过氢键、疏水键等化学键的变化、多肽链的断裂引起蛋白结构变化,从而掩盖或直接降解致敏表位。另外,结合其他食品过敏原,对芝麻过敏原的潜在消减技术,包括脉冲电场、冷等离子体、超声波、脉冲光、糖基化改性和复合加工技术等进行了阐述分析。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芝麻不同过敏原的致敏表位、不同加工工艺对过敏原结构及致敏性影响、开展血清学、细胞和动物模型等致敏性评价等,以明确芝麻致敏性消减的主要机制,以期为生产低敏或脱敏芝麻产品奠定理论依据与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6.
长治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作为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尺度,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判断依据.从长治湿地公园自身的承受能力出发,综合旅游生态容量(Ce)与旅游空间容量(Cs)两方面因素评估区域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其中Ce为40 632~52 366(人次/d),Cs为28 872~55 376(人次/d),...  相似文献   
157.
基于对海岛型城镇的内涵与特征的分析,选取制约海岛型城镇发展的土地、水和绿色空间资源三方面要素,预测了朱家尖岛2020年的人口规模,并与传统统计学上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资源要素是制约朱家尖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朱家尖岛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8.
利用微观相场方法研究了Ni75AlxV25-x合金有序沉淀相含共格应变作用的粗化行为.通过对组织演化图像、结构函数的标度行为及平均半径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L12和D022相的形状转变以及两相间的空间排列关系是由与组态相关的各向异性弹性应变能引起.两相的最终组织形貌呈长方块状,沉淀颗粒在粗化阶段均达到了动力学标度.由于不同相之间的弹性交互作用,Lifshitz Slyozov Wagner(LSW)理论并不适用于该沉淀体系的粗化行为.中间浓度时,两相的沉淀和粗化过程同时发生;高浓度时,先析出相的长大和粗化分为较明显的两个阶段,而后析出相的长大和粗化仍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59.
平淡无奇——竞选并未在国内重大问题上展开辩论和拿出主张; 瞻前顾后——布什将表现出对里根政府很大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0.
选取中专学校350名被试,发现中专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与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因子,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因子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与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对被试的网络成瘾程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父亲惩罚、严厉和过度保护因子对被试的网络成瘾程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