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针对企业Java业务组件(EJB)的负载请求特点,提出了基于关联对象组的EJB负载分配算法(ROGRD).该算法对集群环境下的EJB资源创建情况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的集合在排队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代价函数和回报函数,然后依据不同的请求类型,且在请求内容的分布,服务器的负载状况以及服务器的处理性能的衰减3个约束条件下,获得代价最小而回报最大分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ROGRD比基于位置的请求分配算法的响应时间减少了11%,吞吐量提高了28.5%.  相似文献   
252.
本文提出倒信号流图分析方法,以基本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例。定量地分析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性能,既直观,又简便地求解出各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各种系统传递函数和输入阻抗。尤其是在分析、求解复杂负反馈放大电路时,比近似求解法和方框图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53.
电池荷电状态(SOC)的精确估算可以为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策略提供有效判据,能够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运用MATLAB/Simulink平台对锂电池单体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并通过MATLAB的cftool工具箱辨识出二阶模型的各个参数,然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对电池SOC进行了精确估算。分别在确定和不确定SOC初始值两种情况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与验证,结果发现SOC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01,电压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005 V,这表明EKF算法在电池SOC估算方面具有精度高、收敛快和实用性较强的优点,可以用于电池SOC的精确估算。  相似文献   
254.
相干度可用于定量计算各种量子态的相干性.自由演化的高斯波包会出现"波包弥散",其相干度可能会随时间变化.不同表象中,同一个态的相干度是不同的.本文在动量表象中,应用l1-范数、量子相对熵、方差和标准差4种度量方法分别计算一维高斯波包的相干度.计算结果表明:l1-范数和量子相对熵得到的整个波包的相干度都是定值,与时间无关;方差和标准差得到的结果分别与所选维数的比值,也都趋于定值.这表明波包虽然会弥散,但其在动量表象中的相干度保持不变.因此,这4种相干度的定义都描述了量子态的整体相干度是不变的,但不能对若干子波干涉的相干度细节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55.
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和药物保守治疗对不同程度KOA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指标包括胫骨内翻角(TBVA)、膝关节活动度(RO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有效率及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结果显示,矫形组的TBVA、KOOS-症状、KOOS-日常活动及KOOS-生活质量均显著小于服药组,而IKDC评分显著高于服药组,对于中度KOA患者,矫形组的ROM及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服药组。说明国产3D打印矫形鞋垫治疗中重度KOA的疗效及预后优于药物保守治疗,且其对中度KOA患者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56.
瞪羚企业已成为国内高新园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认定工作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大多数爆发力强、成长性高的瞪羚企业很难保持自身成长性超过5年,如何化解"瞪羚"生长痛,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是瞪羚企业获得高成长速度的主要驱动力.选择28家上市瞪羚企业,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索瞪羚企业高绩效的复杂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导致瞪羚企业获得高绩效的组态有四种,总结为"价值传递主导型""投入价值获取型""资金人员双驱动型"和"二元创新结合型",其中"二元创新结合型"最为重要.研究可为提高瞪羚企业绩效、保持其长期活力、推进高新园区创新发展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