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2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热镀锌双相钢DP590力学特性及其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及液压扩胀试验,分析了热镀锌双相钢DP590准静态条件下力学特性及大应变力学行为,同时利用高速电液伺服试验机及分离式Hopkinson拉杆试验机测试了该材料中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数据表明,DP590呈现微弱的各向异性,同时其动态等效应力应变曲线簇具有随应变增加而渐进收敛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YLD2003各向异性屈服准则的混合流动硬化收敛型黏塑性本构模型,并提供了模型参数的识别方法.利用该本构模型对一薄壁管梁结构的轴向冲击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新本构的仿真模型可以准确模拟试验结果,因而该本构更适用于工程精细仿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52.
平板流固耦合振动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一种基于紧耦合的流固耦合算法,对流场与柔性平板之间的耦合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流场部分通过有限体积法求解任意拉格朗日 欧拉描述下的不可压缩N-S方程,而结构则由有限元法离散求解拉格朗日坐标下的弹性动力学方程.在一个时间步内,流场与结构计算区域的交界面上进行多次的数据传递和插值,以保证满足耦合面边界条件.计算了在静止流场中弹性板的自由振动和方柱后部平板的涡激振动现象,监测了平板的振幅和频率以及水动力载荷.通过与前人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采用的流固耦合算法的可靠性.同时,分析了不同的材料参数对于平板耦合运动的影响.流体黏性越大对平板振动的阻尼作用越明显,而流体密度的增加会加速振动的衰减,并降低振动的频率.对于具有较低固有频率的结构,在耦合运动中的振动幅度和频率也较小.
  相似文献   
53.
氮气辅助注蒸汽热采井筒中的流动与换热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分析注汽井油套环空充氮气和伴注氮气的隔热效果对注蒸汽的影响,根据热量传递原理和流体流动理论,建立了井筒中伴注氮气辅助注蒸汽热采工艺中蒸汽、氮气沿井筒流动与传热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蒸汽、氮气沿井筒的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对比了环空充氮气和空气、充氮气和伴注氮气的隔热效果.结果表明:充氮气和充空气隔热方式对隔热效果的影响不大;充低压隔热气体可获得较好的隔热效果;伴注氮气比充氮气隔热效果好,且随着环空伴注氮气流量的增大,油管内蒸汽压力升高,蒸汽的热损失增大,大部分热量被氮气吸收后带入地层,而实际散失到地层的热损失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4.
利用粗糙集中的三支决策思想,将类用正域、负域和边界域刻画,得到初始聚类结果。然后通过定义重叠度和类与类的合并策略,将初始聚类结果进行合并,得到最终聚类结果。之后应用2个关系网络数据展示了具体的聚类步骤,并通过比较2个例子的聚类结果,分析了影响聚类结果的一个主要因素:阈值的选取。实验表明:阈值的选取对简单的网络结构数据集的聚类结果的影响并不明显,然而对复杂的网络结构数据集的聚类结果的影响则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5.
针对低渗透双重介质地层进行水力压裂后形成的有限导流垂直裂缝,结合沃伦-鲁特模型,利用质量守恒和椭圆流法建立了低渗透双重介质油藏椭圆流数学模型,并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求得了低渗透双重介质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无因次产量表达式。运用Stefest数值反演,绘制了无因次产量随时间变化的双对数特征曲线图,对影响低渗透双重介质油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井底压力动态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产时间推移,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影响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56.
模拟塔里木油田腐蚀环境考察了有机盐完井液密度、温度、pH值对P110、VM140和HP13Cr三种油管材质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完井液密度的增加,管材的腐蚀速率逐渐降低;温度越高腐蚀越严重,随温度逐渐升高,试片由均匀腐蚀变为坑点较多的局部腐蚀;pH值增加,腐蚀速率逐渐下降,这与完井液适宜在偏碱性环境中使用相一致;相同条件下,腐蚀速率大小为P110>VM140>HP-13Cr;P110和VM140在低密度完井液中存在严重的局部腐蚀,相同条件下VM140抗局部腐蚀的能力强于P110,但二者的差异不大,HP-13Cr基本无局部腐蚀。当完井液密度低于1.15g/cm3或温度超过80℃时,P110和VM140腐蚀严重,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57.
针对石油勘探开发中很多TB级和PB级的数据集在许多情况下分布在一个组织的不同地点或不同组织的多个数据源被集团内所有用户共享的特点,用网格数据挖掘数据集成技术和网格数据挖掘本体技术,作为石油勘探开发行业业务工作流程的信息处理基础设施,以满足石油工业对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持续需求。提出了Web service与网格技术融合、网格与数据集成技术结合和本体与Web service合成,给出了基于Globus Toolkit 4、开放式网格服务体系结构和Web服务的技术实现方案。研究表明:网格计算中的任务管理、任务调度和资源管理等服务可以为分布式数据挖掘提供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58.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沥青质组分所占比例大的特点,通过室内菌种筛选,选育出适合克拉玛依稠油的微生物菌种,该菌种能够显著降解稠油中的沥青质。微生物吞吐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六口油井措施有效率100%,累计增油936.883t,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该技术为新疆油田稠油蒸汽吞吐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种工序简单、安全环保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9.
岔河集油田岔12断块东三段、沙一段油藏为中孔低渗常压高饱和压力非均质复杂断块油气藏,其断层发育、构造破碎,砂体横向分布稳定性差且分布范围较小,油层分布零散。目前油田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油藏高含水期挖潜上产合理的技术开发政策。通过方案优选,确定了该油藏的剩余油挖潜上产方案。今后油藏应立足于注水开发,但不应以补孔改层等为上产措施,而应以化学调驱为主要手段。实施效果表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油田开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油气田产量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推导建立了预测油气田产量的β模型。该模型不但可以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随生产时间的变化,而且可以预测可采储量、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的时间。实例检验该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