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12篇 |
免费 | 197篇 |
国内免费 | 20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6篇 |
丛书文集 | 264篇 |
教育与普及 | 19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9篇 |
现状及发展 | 23篇 |
综合类 | 52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235篇 |
2013年 | 165篇 |
2012年 | 203篇 |
2011年 | 245篇 |
2010年 | 258篇 |
2009年 | 277篇 |
2008年 | 258篇 |
2007年 | 288篇 |
2006年 | 255篇 |
2005年 | 192篇 |
2004年 | 203篇 |
2003年 | 180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49篇 |
2000年 | 179篇 |
1999年 | 164篇 |
1998年 | 162篇 |
1997年 | 201篇 |
1996年 | 210篇 |
1995年 | 184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121篇 |
1991年 | 114篇 |
1990年 | 80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56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31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9篇 |
1964年 | 9篇 |
1963年 | 13篇 |
1956年 | 8篇 |
195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71.
72.
73.
“分区教学法”在速滑课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稔林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10(4):99-102
本文根据速滑课的教学特点,对速滑课组织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多种组织教法的实验和对比,认为“分区教学法”是速滑课组织教法的最佳选择。“分区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提高滑冰技术,有利于场地的合理使用,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冰场上的教学秩序井然,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激励学生向明确的目标努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连续鞅的极大算子的加双权Ap,q权有界性进行了估计,从而把调和分析极大算子加Ap,q权特征刻划引入到连续鞅里。 相似文献
75.
本文讨论了函数空间Cp(Y│X)的基数函数,主要结果有:1,ψ(Cp(Y│X)=Δ(Cp(Y│X)=d(Y) 2,t(Cp(Y│X))=ωL(Y) 3,hd(Cp(Y│X))=hL(Y^ω) 相似文献
76.
<正> 随着育种和生产的发展,要挖掘大豆的增产潜力,迅速提高大面积大豆产量,必须做到“良种良法”一齐抓。下面谈谈我省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要点。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是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各大豆产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选用适宜一年两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的大豆优良品种。如丰产品种豫豆7号和豫豆8号既耐肥、抗倒,又抗早、耐涝。适合种植于肥水条件好的土壤。 相似文献
77.
78.
本文借助最大重叠杂化轨道理论,研究了卤代甲烷系列分子的红外伸缩频率,基团电负性和质子酸度等分子性质与结构的关系.明确地反映了这类分子的化学键特征和卤素取代基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蔡择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大家知道,在概率论中,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公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为计算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带来很大的方便。但现行教材在给出该公式时,或仅对特殊情形(如”’严格上升函数)证明,或提示“因要用到较深的数学工具,已超出本课程范围”而不予证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般也只要求学生认可这个结论,并会用这个结论就行了。本文的目的是对该公式给出一种便于接受的处理方法,以供参考。引理设,是任一随机变量,Ep存在,则Ep—J证明设v的分布函数为儿(X),则J。P(村应用Fllbin定理,交换积分次序,并注意到积分区… 相似文献
80.
温度是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高效热管理技术可有效控制动力电池温度和温差.本研究采用微通道热管阵列作为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热传导元件,分析了其在高热功率密度下的传热性能,理论计算了其等效导热系数,优化分析了其槽道尺寸对流动传热的影响,对比了其与主流散热技术的性能差异.研究发现,热功率密度为0.3658 W cm-2时,强制风冷散热条件下,采用微通道热管阵列技术可维持热源处表面温度45℃以下,温差1.3℃以下,低于无微通道热管阵列导热情况下的温升15℃,温差3.8℃.随着热功率密度增大至0.9176 W cm-2,微通道热管阵列的等效导热系数增大为6027 W m-1K-1,其热源处表面最大瞬态温差约2.75℃.增大槽道尺寸参数可进一步改善微通道热管阵列的导热系数,改善其传热性能,但对液体回流驱动力有一定影响.该阵列具有较好的动态工况热稳定性和低温快速加热能力.与烧结热管组的温度性能相比,微通道热管阵列组最大温度可降低15.1℃,表面温差降低14℃,具有显著降温和均温优势,表明微通道热管阵列在动力电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