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研究了1.4%C超高碳钢的压缩超塑性及其与40Cr钢之间的超塑性焊接,分析了接头组织与性能,讨论了焊接机理。结果表明,1.4%C超高碳钢在800℃、初始应变速率(0.75~3.75)×10^-4s^-1条件下压缩呈现超塑性,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0.31;40Cr钢组织越细,接头强度越高;经表面激光淬火的40Cr与1.4%C超高碳钢在800℃、预压应力56.6MPa、初始应变速率2,5×10^-4s^-1的条件下压接3.5min,接头强度最高达460MPa,为40Cr钢母材强度的85%,接头胀大率小于4.5%,可实现较精密固态焊接。  相似文献   
22.
利用透射电镜高分辨技术(HREM)发现了Ni-Ti合金由母相淬火形成的马氏体中存在有特定取向关系的两种周期结构,即(110)原子面在〔310〕晶向呈ABCD堆垛的4层周期结构与(010)和(020)原子面在〔150〕晶向相间堆垛的两层周期结构,二者夹角为63度。  相似文献   
23.
CrWMn钢经循环加热淬火超细化处理后,在710~730℃,拉伸夹头速率为0.2-0.8mm/min变形时均可获得极佳的超塑性,其最大延伸率达816%,而流变应力仅为2.75kgf/mm~2.利用lgσ-lgε曲线斜率法测得其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为0.4左右.  相似文献   
24.
以恒温超焊焊接面断口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次电子衬度曲线法表述焊接面断口的分形维数,探讨了用分形维数来描述焊接面断口各区焊合特征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焊接面断口各区焊合状态的不同,对应的分形维数也不同。当测量尺码在1-4μm的范围内时,分形维数可以完全作为反映焊合微观状态的特征参量,因此用分形来描述超塑性固相焊焊接面断口各区的焊合特征是可行的。这也从分形理论的角度证明了在超塑性固相焊接头的形成过程中,焊接在各微区的焊合状态是非均匀性的。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低合金模具钢GCr_(15)Ac_1温度以上的组织超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Cr_(15)钢经循环淬火超细化处理后,在Ac_1温度以上可实现超塑性,在780~800℃及0.4~2.8×10~(-2)min~(-1)条件下变形时可获得较好的超塑性能,其最大延伸率大于25%、流变应力小于40MPa,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为0.32,超塑变形后立即淬火,硬度≥HRC60.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四种工业用模具钢CrWMn、GGr15、Cr12MoV和3Cr2W8V的超塑性流变曲线、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和超塑性流变激活能Q_(SP)值进行了测定,并考察了温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m值、Q_(SP)值和断裂延伸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超塑流变的速率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27.
40Cr与QCr0.5的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对40Cr表面激光淬火后与QCr0.5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可行性的分析,在非真空、无保护气氛下,进行了40Cr/ QCr0.5的异材焊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Cr钢待焊接面经激光淬火预处理后与QCr0.5在预压应力56.6~84.9MPa、焊接温度750~800℃、初始应变速率(2.5~7.5)×10-4s-1的条件下,经120~180s短时压接,即可实现固态焊接,接头强度可达QCr0.5母材强度,胀大率不超过6%.焊接过程中QCr0.5发生了超塑性流变,40Cr变形甚微.  相似文献   
28.
高合金工具钢焊接的国内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合金工具钢的焊接性能较差,但高合金工具钢的焊接在工业上有较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高合金工具钢熔化焊、钎焊和固态焊国内焊接研究与应用现状,介绍了超塑焊接在高合金工具钢精密焊接中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采用自行研制的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系统,基于对大量焊接面解剖、焊合率的定量金相检测,确定了合理的缺陷灰度阈值,进而对异种钢超塑性固相焊界面的焊合率进行了系统的检测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准确、可靠和快速地检测出异种钢超塑性固相焊界面的焊合状况,并与实际测出的界面缺陷分布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超塑焊焊接检测的过程中,界面焊合率与其接头抗拉强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整体淬火和局部高频淬火预处理后 4 0Cr、T1 0钢超塑焊接接头变形量和焊缝非焊合区线长度的测量 ,探讨了接头变形与焊合率变化规律及其与组织性能间的关系。试验表明 :在超塑焊接过程中 ,形成与母材等强接头时的应变量小于 6%~ 7% ,高频淬火试样焊后应变甚至小于 3 % ,易于实现精密焊接 ;接头焊合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当焊合率达到临界值 ( 65%~ 70 % )后 ,接头可与母材等强 ,在相同工艺条件下 ,高频淬火试样的焊合率大于整体淬火试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