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对中国特有属诸葛菜属 Orychophragmus 4种植物及近缘的心叶碎米荠 Cardamine limp richti‐ana 、大叶葱芥 A llaria grandi f olia 等的幼苗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探讨了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诸葛菜属4种植物与心叶碎米荠、大叶葱芥幼苗的子叶均对折,出土,其脉序为掌状网脉,具侧生一级至四级脉,诸葛菜 O . violaceus 、大叶葱芥和心叶碎米荠3种具少数五级脉;2)在诸葛菜属内,诸葛菜的幼苗初生叶的毛被和子叶脉序与其他3种(湖北诸葛菜 O .hupehensis 、太白诸葛菜 O .taibaiensis 、铺散诸葛菜 O .di f f usus)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铺散诸葛菜第二、第三真叶羽裂.诸葛菜的下胚轴长度、直径明显长于或粗于其他3种 ;3)心叶碎米荠、大叶葱芥的幼苗与诸葛菜相似,但初生叶边缘具圆齿而有别,与铺散诸葛菜等3种在子叶脉序上差异较大,子叶与异堇叶碎米荠 C .violi f olia var .diversi f olia也有很大差别;4)全面观察幼苗形态并结合形态特征、花粉微形态、体细胞染色体数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不支持将铺散诸葛菜、湖北诸葛菜和太白诸葛菜并入诸葛菜,也不支持将心叶碎米荠和大叶葱芥归入诸葛菜属.  相似文献   
22.
在SUS316L不锈钢基体上,采用HVOF和DGS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法,分别喷涂WC-12Co和FeAl涂层,观察WC-12Co和FeAl粉末的颗粒形貌、粒度组成以及DTA,研究它们对热喷涂涂层质量的影响.通过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形貌相以及X射线衍射谱等分析表明,球化程度高,颗粒大小均匀的粉末可使涂层的组织均匀,致密性好,结合强度高.采用HVOF方法喷涂WC-12Co涂层的质量最好,而采用DGS工艺喷涂FeAl涂层的工艺参数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3.
对在700℃,迭加压力过载峰sp=-196MPa的复杂波形载荷作用下,试样的显微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由于Sp的作用使得疲劳条纹呈现有规律性的半圆弧形宽间距条纹,借助于它,测得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K的关系服从Paris公式;疲劳裂纹Ⅱ阶段与Ⅰ阶段扩展交替出现的形貌证实了:在大应力条件下,裂纹的扩展并不是长裂纹的延伸,而是短裂纹的“超前开动”及“跃迁式”连接过程。由于Sp的作用,断口上出现了三种不同形貌的“台阶”结构及宽条纹上的“挤入”、“挤出”、“二次裂纹”形貌,证实了疲劳条纹形成的滑移机制及形成上述形貌的晶体学位向关系。裂纹的疲劳蠕变混合形貌反映了高温下交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通过适当的非真空冶炼+电渣重熔工艺,制备了含Cr的Fe3A1基金属间化合物合金. 实验发现,选择适当的热输入工艺参数,电渣重熔过程极大地降低了Fe3A1基金属间化合物合 金中的S,O,H,P等杂质元素的含量,改善了析出相的大小与分布.铸锭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 经锻造和中温热机械处理后,纵向室温延伸率分别超过8%和10%,屈服强度超过400MPa,断 裂强度达到 700 MPa,力学性能与同类真空冶炼大体积材料的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25.
粗大奥氏体晶粒中应变诱导铁素体形成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观察粗大奥氏体经不同应变后的淬火组织,分析应变诱导铁素体的形成特点.结果表 明:奥氏体晶粒尺寸影响应变诱导铁素作的形成方式;在形变初期粗大奥氏体(~250-μm)应变诱 导铁素体主要在晶界、退火孪晶界形核,随应变增加,可通过形变带形核:而尺寸较小的奥氏体 (~7 μm),铁素体形核主要在晶界;随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形变带上形核比例明显提高,而在 晶界形核的比例减小.  相似文献   
26.
通过单轴热压缩试验,结合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动态相变前奥氏体晶粒状态对基于动态相变的热轧Nb-V-Ti微合金化TRIP钢复相组织状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动态相变前奥氏体晶粒为等轴状条件下相比,动态相变前奥氏体晶粒为拉长状条件下,动态相变得到的铁素体转变量较大,最终复相组织中贝氏体含量较少且团径较小,马氏体含量较少,但对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其含碳量影响不明显.与不含微合金化元素的基于动态相变的热轧TRIP钢相比,Nb-V-Ti微合金化TRIP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而延伸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7.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Nb质量分数0.089%的高温热机械轧制钢(4#Nb钢)在粗大奥氏体晶粒条件下的静态再结晶规律.作为对比,同时研究了一种铌质量分数0.049%的低碳含铌钢(2#Nb钢)的静态再结晶规律.实验结果表明:4#Nb钢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过程比2#Nb钢慢,在高温时差异较小;随着形变温度的降低,4#Nb钢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被极大地延迟.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静态再结晶模型,该模型对轧制工艺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通过Gleeble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含0.038% Nb (质量分数)的热轧TRIP钢在高温奥氏体区的热加工工艺,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组织演变和Nb的析出行为,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定量分析了Nb的固溶/析出程度.在1250℃奥氏体化5 min后添加Nb有70%固溶于奥氏体.在1000℃以上的奥氏体再结晶区变形过程中Nb的析出量仅占总固溶量的3%,不能有效抑制静态再结晶,奥氏体晶粒得到明显细化.在900℃的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前析出Nb量已达到总固溶量的9%,再结晶被抑制而获得拉长状奥氏体.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可促进铁素体转变并细化铁素体晶粒.再结晶奥氏体或形变奥氏体状态下冷却至650℃时分别有占总添加量的48%和40%的Nb仍以固溶态存在.  相似文献   
29.
Being aimed to developing intermetallic base structural materials to be worked at above 1000℃,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of the fundamental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phase constitution map, density-composition dependenc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general mechanical behaviour for the ternary intermetallic alloys in the Nb-Ti-Al system. Promissing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at the initial stage in the current program. The 1100℃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 at the strain rate of 10-2/s and 10-5/s for the ternary compound NbTiAl3 (γ1) base alloys are generally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inary compound TiAl (γ), especially in the γ1 + α2 phase region, it is as high as twice as that of TiAl. The densities are 4.1-4.79g/cm3, depending on relative amount of the intermetallics involved and the dens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metallics.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at the temperature of 900-1200℃ of the compound NbTiAl3 is relatively low but still acceptable. However, by adjusting the  相似文献   
30.
作为中国薹草属Carex植物资料的补充,该文继续报道在查阅、整理和鉴定国内外5个植物标本馆中采自中国的薹草属标本时,发现的12个省级分布新纪录种.其中复序薹草亚属Subg.Vigneastra和二柱薹草亚属Subg.Vignea各有1种,薹草亚属Subg.Carex 10种;湖南新记录种有广西薹草C.kwangsiensis、长穗薹草C.dolichostachya、长安薹草C.heudesii、根花薹草C.radici flora 4种,云南新纪录种有广西薹草、丝叶薹草C.capilli formis、武都薹草C.wutuensis、锐果薹草C.tatsutakensis、似舌叶薹草C.pseudoligulata和密苞叶薹草C.phyllocephala6种,白里薹草C.blinii在湖北为新纪录,显舌薹草C.macroglossa为贵州新纪录,筛草C.kobomugi在福建为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