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固体超强酸催化制备丙烯酸十八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酸和十八碳醇为原料,采用固体超强酸SO42-/TiO2为催化剂及直接酯化法制备丙烯酸十八酯.研究了丙烯酸与十八醇的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由实验得出的最佳合成条件是:丙烯酸与十八醇的摩尔比为1.2:1,固体超强酸及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0.8%,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 h,在此反应条件下,酯的产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12.
有关螺恶嗪的衍生物的光致变色研究已有多人报道.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不同的螺恶嗪分子,研究分子结构对光致变色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探讨介质对光致变色行为的影响。文中以1,4-二碘丁烷为中间体,合成了双螺环螺恶嗪。通过IR,^1HNMR手段进行表征。确认了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无水乙醇中,有机碱三乙胺与1-亚硝基-2-萘酚及N-甲基吲哚碘化物反应,一步制得N-甲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萘并恶嗪].经IR和1 H NMR表征,确认了结构,并对其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有关螺恶嗪的衍生物的光致变色研究已有多人报道,人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设计不同的螺恶嗪分子,研究分子结构对光致变色行为的影响。以烯丙基为中间体,合成含有烯烃取代基的螺恶嗪类新型光致变色材料,通过IR、^1HNMR手段进行了表征,确认了产物结构。此外对其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进行了光致变色实验,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其对滇池含藻水的絮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技术,进行四元St-OA-AM-DMDAAC聚合,合成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研究其对滇池含藻水的絮凝.结果表明:在m(St):m(AM):m(DMDAAC):m(OA)=4:8:1.5:0.6时,40℃反应3 h,单体转化率达92.4%,接枝率63.8%,黏均相对分子质量3.26×106,阳离子化度7.3%;在处理pH为6.0的滇池含藻水时,加入量为15 mg/L时,透光率及CODCr去除率分别达93.5%,71.3%;市售PAM-C为91.3%及69.2%;同时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用量在10-25 mg/L,pH在6-10范围内,对滇池含藻水有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无水乙醇中,利用有机强碱哌啶代替三乙胺同1-亚硝基-2-萘酚及N-甲基吲哚碘化物反应,一步制得N-甲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噁嗪。经IR和1H NMR表征,确认了结构,并对其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苯肼、3-甲基-2-丁酮、1-亚硝基-2-萘酚和吗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螺噁嗪化合物N-乙基-3,3-二甲基-6'吗啉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噁嗪(简称N-乙基-6'吗啉螺噁嗪).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确认其结构,并对其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中的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N-乙基-6'吗啉螺噁嗪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有色体吸收波长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18.
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进行了3种温度和3种荷载水平下的三轴重复荷载试验,利用Burgers模型推导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总应变公式.对理论应变公式和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3种温度下的黏弹性参数,并分析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和黏弹性变形的发展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半正弦重复荷载作用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变形规律与Burgers模型变形公式吻合较好,其永久变形随荷载作用呈线性增长,黏弹性变形先增长后趋于稳定,永久变形比例逐步上升;流动黏度随温度上升而迅速下降,延迟时间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10种植物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茎秆和叶片中分离得到10株植物内生真菌,并采用滤纸片法检测10种植物内生真菌液体培养粗提物对13种常见致病细菌的抑菌活性.经形态与分子鉴定,白木香中获得的10株内生真菌名称分别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Arthrinium rasikravindrii、Xylaria adscendens、Cladosporium perangustum、Fusarium tricinctum、Cladosporium sphaerospermum、Diaporthe sp.、Phomopsis amygdali、Phomopsis sp.、Periconia macrospinosa.A.rasikravindrii、Diaporthe sp.、P. amygdali、Phomopsis sp.、P. macrospinosa 5株内生菌为首次从白木香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有5株内生菌(C. gloeosporioides、C. perangustum、Diaporthe sp.、F. tricinctum、P. macrospinosa)液体培养粗提物具有抗菌活性.其中,Diaporthe sp.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圈能达到(17.1±0.04)mm;F. tricinctum粗提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无乳链球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3.125 mg·mL~(-1).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低速、变速车辆动载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利用室内动态模量实验结合时温等效原理确定几种路面沥青材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通过调查和计算得到车辆在不同变速条件下的荷载作用方式;建立车辆连续变速条件下路面材料动态模量的变化规律;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车速和速度变化对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比较采用动态模量和抗压回弹模量的计算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模量能较好地反映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路面材料力学性能,较低车速更易导致路面结构的疲劳损伤,而车辆加速度的增加使结构面层内剪应力峰值增长较大,易导致车辙、拥包等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