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引细入兰输水工程主洞线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细入兰输水工程主洞线穿越的岩性是太古界混合岩、混合花岗岩、下元古界辽河群浪子山组二云片岩、变粒岩及白云石大理岩,岩性较简单,但构造较复杂。穿越洞线断层总计有14条。这些较大的断层对洞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切割和破坏作用。对隧洞施工影响较大的是F4和F18两条断层。发育六组节理,对工程将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运用先进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对研究区的SPOT5卫星遥感图像进行计算机处理和解译, 经过几何校正、彩色合成、数据融合和多波段差值分析得到多光谱高分辨率彩色图像,通过波谱信息增强、主成分变换与主成分逆变换、卷积运算增强空间信息手段增强了线性影象信息.通过对线性遥感影像特征进行详细解译、分析及验证,工作区内最终确定13条具有一定的规模的线性断裂构造带.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其变形破坏机理复杂,边坡稳定性难以控制等问题采用非线性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并建立稳定性评价模型,用遗传-神经网络从中获取稳定性评价和判断的知识,进而构建系统,从而对各类边坡稳定状态做出分析评价.本模型对解决边坡稳定性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圆形洞室开挖后,使原来处于挤压状态的围岩失去支撑而向洞内松动变形;如果这种变形超过了围岩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则围岩就要发生破坏。本文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15+800~15+900段隧洞围岩的变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洞室开挖穿过断层带时,围岩的塑性区域会增大;围岩在同一开挖方式下,破碎带及其周围围岩变形规律基本相同,但位移值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黄土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方法繁琐、复杂、精度低等缺陷,应用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以14个边坡工程的稳定状况作为学习样本和预测样本,讨论了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有效性.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方法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容错能力高等特点,且操作简洁方便,能有效地应用于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鹤岗煤田泥质岩粘土矿物类型及其地质意义,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鹤岗煤田12个泥质岩样品中的粘土矿物。结果表明:本区泥质岩共有4种类型的粘土矿物,并揭示出高岭石主要为来自剥蚀区的碎屑粘土矿物,少部分为自生矿物,伊利石一部分由剥蚀区搬运来,另外则由长石、云母等铝硅酸盐矿物风化形成,伊蒙混层矿物是在成岩过程中,由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的过渡产物,绿泥石则是在深埋阶段由高岭石转变而成。这项研究说明该区在整个晚侏罗世演化过程中处于近中性环境,并在弱酸弱碱环境中频繁振荡。  相似文献   
17.
八道壕矿区位于彰武盆在西缘,含煤地层主要是上侏罗统九佛堂组,其充填特征为“五段式”,聚煤作用主要发育于湖后阶段,聚煤环境以扇三角洲前缘及其间的沼泽为主.整个彰武盆地具有广阔的找煤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四川盆地作为中国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域之一,东北部开发程度相对较低,运用地质勘查最基本的野外露头分析,对该区中下侏罗统生储盖组合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川东北地区中下侏罗统是有利的油气发育层段,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达到了提高该区的研究程度、扩大油气勘探领域以及提高勘探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该区属岩性较简单,构造较复杂的地区.新发现的较大断层8条.对工程产生较大影响的是F4和F18断层.测区内发现磁铁石英岩残留体、粗面斑岩、大理岩、钠长岩等新岩石类型.原设计主洞线F5-F6之间洞线将平行F4穿越330m的断层破碎带.我们建议优化洞线避开断层破碎带,使遂洞穿越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浪子山组二云片岩的距离减少1600m,洞线总长度不变,支洞亦可布置,达到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