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2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易淬火材料的双脉冲点焊规范,使双脉冲点焊接头的抗拉、抗剪强度有较大的提高.并在双脉冲点焊的基础上进行了三脉冲点焊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三脉冲规范比双脉冲更具有优越性。本文结合核心金相组织着重对双、三脉冲规范中各次脉冲的作用及效果进行了探讨,这对某些强度要求高的零件点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交流逆变式弧焊电源。该电源输出中频交流电,对铝及其合金的薄板焊接具有特殊的优点。本文研究讨论了电源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并对其电路进行了合理设计。焊接试验表明,本电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63.
从差异性出发,研究了基于特征技术与数据技术的集成学习算法,深入分析了这些集成学习算法产生差异性的方法;针对决策树与神经网络模型在标准数据集对集成学习算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集成学习算法的性能依赖于数据集的特性以及产生差异性的方法等因素,并且基于数据的集成学习算法的性能优于基于特征集的集成学习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64.
基于路径的图像变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计算机辅助图案设计系统中基于路径的图像变形问题,提出了通过构造笛卡尔坐标系来建立变形映射关系的算法。探讨了两种变形方式:柱状变形和带状变形,并利用带状变形模拟了一种双面带的变形效果。对路径剧烈转折时柱状变形效果差的弱点,采用了一种限制映射区域的变形方法,改善了图像剧烈弯折时的变形效果。另还讨论了图像的反混淆问题,并结合变形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滑直线的图像反混淆算法。  相似文献   
65.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高速实现的关键是点的数乘与加法.为了提高运算速度,给出了一种新方法:用数据库避免有限域的逆运算,高速实现了椭圆曲线的加法和点的数乘.与现有的避免逆运算的最优射影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但减少了数据膨胀率而且使运算速度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6.
以丙烯酸(AA)、顺丁烯二酸酐(MA)、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AA-MA-NVP三元无磷共聚物阻垢剂。以CaCO_3、SrSO_4、BaSO_4的阻垢率为指标,通过矩阵优化多指标正交实验确定了聚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和热质量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阻垢性能评价,并与市售阻垢剂AA-MA进行对比。静态阻垢实验表明,当AA-MA-NVP三元共聚物投加量为30 mg/L时,对SrSO_4的阻垢率为86%。当AA-MA-NVP三元共聚物投加量为35 mg/L时,对BaSO_4的阻垢率为58%,高于市售AA-MA。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垢样的形貌变化,表明共聚物对CaCO_3、BaSO_4、SrSO_4有晶格畸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利用砂箱构造物理模型和"实验-实例"互证思想,探讨弧形剪切走滑变形构造特征及其意义。基于弧形吕德尔和弥散性走滑砂箱构造物理模型模拟实验,揭示弧形走滑构造变形导致砂箱浅表断层以R型和Y型走滑破裂为主,形成相互叠置的花状构造冲起带;但弧形带内侧和外侧具有明显不一致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弧形吕德尔剪切模型中弧形带内侧和外侧走滑断层与基底断层走向夹角范围分别为4°~23°、6°~23°,内外侧走滑断层端点与基底断层间距离分别为1~6mm、4~5mm;弧形弥散性剪切走滑变形过程中弧形带内侧、外侧走向角分别为4°~30°、11°~25°,断层间距分别为1.1~5.7mm、1.6~4.7mm,且弧形带内侧断层倾角主要为~45°,而弧形带外侧断裂倾角主要为65°和75°,总体上揭示出弧形剪切带内侧走滑上冲构造特征显著强于外侧。同时,砂箱浅表物质PIV监测揭示弧形基底断层带外侧冲起构造带的地质体走向上水平走滑速率逐渐减小、垂直运动速率逐渐增大,揭示了走滑断层构造属性逐渐转变的过程,即由走滑断裂逐渐转变为(走滑)上冲断裂,断层沿走向的倾角逐渐减小、断距增大,空间上呈现为螺旋状断面特征。四川盆地周缘弧形(走滑)构造变形带,即大凉山-小江弧形走滑构造带和大巴山城口弧形走滑上冲构造带,它们的形成过程及其构造特征与弧形(走滑)结构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8.
造穴方式对煤层气洞穴完井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添  汪志明  杨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8832-8834,8840
目前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的重要补充。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了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作为煤层气开发重要完井方式之一的洞穴完井,也因可以有效地提高煤层气井的产能,得到了推广及应用。但是,洞穴完井不同造穴方式对该技术的应用有着很大影响。鉴于此,需要对不同的造穴方式做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的造穴方式的优缺点及模拟其产能,认为机械造穴方式在造穴作业上简单易行,成本低,造穴快,而人工动力造穴方式对煤层气产能的增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9.
无线紫外光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非视距通信等特点,在军事通信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紫外光的大气传输特性,为下一步实现紫外光通信组网提供物理层的理论依据,研究了紫外光非视距单次散射模型,并简化模型建立了紫外光单次散射近似模型。使用近似模型分析了紫外光通信三种工作模式下的通信效果,着重探讨了定向条件下收发器不同角度对通信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收发角度对紫外光通信影响较大,其中定向条件下通信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0.
设■是形式三角矩阵环,其中A,B是环,U是(B,A)-双模.利用Hom函子和伴随同构等理论,刻画形式三角矩阵环T上的F-Gorenstein平坦模结构,并证明若BU的平坦维数有限,UA的平坦维数有限且对任意的余挠左A-模C,有U?AC是余挠左B-模,则左T-模■是F-Gorenstein平坦模当且仅当M1是F-Gorenstein平坦左A-模,Coker φM是F-Gorenstein平坦左B-模,且φM:U?AM1→M2是单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