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辽河拗陷东部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成岩控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成岩作用对辽河拗陷东部凹陷古近纪碎屑岩储层的控制作用.方法 在岩心观察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薄片鉴定、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压汞、铸体等分析手段,对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孔隙度减少的主要因素之一;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尤其是溶蚀作用对该区砂岩孔隙度的改善作用比较显著;胶结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具有双重性质,浅埋阶段形成的胶结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后期的压实压溶作用,而深埋阶段形成的胶结物,堵塞孔隙,降低孔隙度,致使储层物性变差.结论 成岩作用明显地控制了辽河拗陷东部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马朗凹陷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关系。方法在野外调研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薄片鉴定、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压汞、铸体、热解分析、镜质体反射率、包裹体测试等分析手段,对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与孔隙演化特征。结论中、上侏罗统砂岩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成岩演化阶段处于早成岩A期至中成岩A期;不同层段所经历的成岩演化不同,导致了孔隙发育程度和类型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小龙湾地区位于盆缘断层驾东断层和驾掌寺断层之间相对低洼地带,根据单井岩性、沉积构造等分析,沉积相类型主要为陡坡-洼陷带的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研究区沙三上亚段煤层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和滨湖相的泥炭沼泽中,平面上沿盆地陡坡和洼陷带呈长轴条带状排列。研究区沙三晚期处于盆地强烈断陷的回返阶段,在经历了沙三中湖泊相沉积之后,迅速过渡为浅水或水上环境,沉积相类型以三角洲平原相和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形成了广泛的平原沼泽相煤层,为下一步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