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67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9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1.
蛋白质组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因组学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移到功能基因组学上来.以大规模分析蛋白质作为其主要内容的蛋白质组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综述了蛋白质组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包括:二维凝胶电泳技术、质谱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复合物纯化技术、酵母双杂交技术、嗜菌体显示技术.  相似文献   
312.
在反铁磁性近藤化合物CePdAl3的Pd位置,用Ag进行替代,制备了Ce(Pd1-xAgx)2Al3化合物,并用X线衍射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计算得到了样品的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  相似文献   
313.
利用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50m雪芯资料,详细研究了南极伊利莎白公主地250年来NO -3 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50年尺度上,本地的NO -3 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250年来,伊利莎白公主地NO -3 浓度与太阳活动没有相关关系,认为本地的NO -3 可能主要来源于中低纬度地区的闪电和极地高空中的各种大气过程,雪冰中记录的NO -3 浓度可能是其来源、传输路径和沉积过程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314.
关联规则挖掘应用于商业等领域,它能发现大量数据中的关联关系,为制定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将关联规则应用于客户关系管理,深化CRM的分析功能。针对企业要求和交叉销售的特点,分析基于约束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提出基于约束的FP-growth算法。分析表明,在CRM中应用基于约束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可以为企业制定销售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315.
冰冻圈功能及其服务衰退的级联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存德  苏勃  王晓明  秦大河 《科学通报》2019,64(19):1975-1984
<正>冰冻圈是指地球表层具有一定厚度的负温圈层,水体以固态形式存在~([1]).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冻圈对人类社会(人类圈)产生深远影响~([2,3]).冰冻圈与人类圈的关系可以从致利与致灾两条线梳理(图1):一方面,冰冻圈可为人类社会带来众多惠益(致利效应),即冰冻圈服务,如水资源供给服务、气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4]);另一方面,冰冻圈也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多  相似文献   
316.
分析了现有的静态地形的多分辨可视化算法,选择基于规则格网的ROAM(Real-Time Optimally Adapting Meshes)算法作为动态地形研究的基础算法,并对ROAM算法作了适应一般动态地形可视化的通用性的改进,提出了规则动态地形和不规则动态地形的解决方案,并用实验数据证明所设计的方法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317.
virtual reality (简称VR)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计算机图形之父Ivan Sutheland 1965年在IFIP会议上所作的题为“The Ultimate Display”的报告,他指出人们可以把显示屏当作一个窗口来观察一个虚拟世界,其挑战性在于窗口的图象必须看起来真实,听起来真实,而且其中物体的行为也很真实。这一思想奠定了VR研究的基础。VR技术到80年代后期才得以迅速发展。1987年VPL公司报道了data glove(数据手套),引起公众极大兴趣,VPL公司创始人之一Jaron Lanier正式提出了“virtual reality”这一名词。同义词还有: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人工现实(artificial reality),临场感虚拟环境(immerse virtual environment)。VR在学术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说:VR是人处在由计算机产生的三维空间中,并能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漫游,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由计算机产生的实体,抓住它,改变它的形状;也有人说:VR实现了全景立体显示,使用户能在虚拟环境内部以360度的角度与研究对象自然的交互。多年来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与认识VR,并给出不同的定义,当然这些研究工作都在不断地丰富VR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认为:VR是指人可以进入一个相对于现实世界的,由计算机产生的,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虚拟世界中,并可通过视、听、说、触等自然感官与之进行交互作用,从而获得自然感官的真实体验。所谓虚拟环境,则是基于计算机仿真和多媒体技术,通过三维立体显示,三维声音合成,人体感觉模拟构成的可以是一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环境,也可以是模拟一个危险的或者是遥远的环境,它实际上是感觉模型数据库。由于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视觉和听觉,所以虚拟环境的数据空间也以视觉库和听觉库为主。当力反馈等技术有了突破,其他感觉库也会逐渐丰富起来,数据库可以描述具体真实的世界,也可以描述抽象世界。所谓交互作用,是指计算机软件根据人的反应,如:头、眼位置的变化,手势的变化,身体姿态的变化,语音口令等决定虚拟环境中事件的进程,实时变换图形、声音,实现人与虚拟空间的相互作用。关于VR的中文译法,我们认为:virtual译作“虚拟”是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至于reality,本身具有“真实”“现实”“实在”等含义。但VR作为一种技术,从其所表达的含 义出发,VR与其他技术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临场感和真实感,参与者宛如沉浸在一种三维立体空间中(场景中),并能在该空间漫游。对参与者来说,他所进入的环境也是一种“客观现实(object reality)”,只不过是由计算机产生的,并非客观实际,故在前面冠以“虚拟”是恰当的,所以我们赞成VR译作“虚拟现实”,它能恰如其分地反映VR的实质,这样采用VR技术生成虚拟车间、虚拟产品的虚拟装配,甚至虚拟战场,虚拟武器都容易理解了。至于把VR译作“灵境”,其关键是如何理解“灵”字,总感到有点抽象,不容易理解。若把VR译作“虚拟实境”,我们认为其含义与“虚拟环境”相当。  相似文献   
318.
李忠勤 《科学通报》1999,44(19):2114-2118
对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究获得的南极洲伊利莎白公主地区2个雪坑及50m雪芯样品的阴离子、阳离子和δ^18O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浅层雪坑内,Cl^-和Na^2+的浓度变化与δ^18O的变化异相;NO^-3的浓度变化和δ^18O的变化同相。这些变化呈现明显的季动波动,反映出良好的年层效应。随着深入的增加,δ^18O的年层效应在3m左右(约10a)逐渐被平滑;Cl^-,NO^-  相似文献   
319.
杨池明 《科学通报》1999,44(24):2659-2662
传染性脑神经疾病研究领域时对朊病毒的研究在近年来一直处于一个困境,本文对朊病毒研究的历史和进行了精要的评述,着重阐述了“唯蛋白”假说的建立和发展及其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包括为什么“唯蛋白”论无法被完全接受,并指出为彻底解开分子神经科学中的朊病毒之迷,有在碍技术及理论上的障碍尚待冲破,旨在不仅能够帮助更多的科学工作者理解朊病毒现象,而且指出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得到除分子基因学和蛋白科学以外领域的大量科学家  相似文献   
320.
利用粒子系统、动态贴图、分形仿真等关键技术设计一个虚拟现实特效系统MagiFx。基于插件式设计思想,使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和分层结构进行设计,对场景中的对象采用树状结构、空间二叉树等可选结构进行场景的管理。该系统很好的扩展了传统的几何/渲染流程,提供与流行建模软件的模型接口,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内部资源可管理性和数据交换方式等问题,适用于军事(野战仿真)、工业和游戏中的特殊效果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