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由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历史、语言学和哲学研究所与热物理研究所编辑的一书由“科学”出版社西伯利亚分社于1982年在新西伯利亚出版,全书共332页,由三大部分(第一篇: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的物理学;第二篇:物理学新思潮发展的方法论问题;第三篇:现代物理学方法论的一般问题)共24篇论文组成。书后并附有苏联和西方国家从1954年至1980年期间的物理学哲学问题和方法论问题的文献目录。这些论文的部分题目是:“研究人材的选拔和培训的方法论问题”,“科学研究的行动  相似文献   
92.
略论马赫的经验论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集中论述了马赫经验论的根基、内涵,并剖析了对马赫经验论的普遍误解。  相似文献   
93.
数学创造     
数学创造的发生是一个使心理学家强烈感兴趣的问题。它是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类精神似乎从外部世界所取走的东西最少,在这种活动中,人类精神起着作用,或者似乎只是自行起作用和按照自己的意志起作用,以致于在研究几何学思维的步骤时,我们可以期望达到人类精神的最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94.
鱼终身都在游水,关于水它知道些什么? 这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许多朴实而深刻的评论之一,他通过这些评论显示了,他对把它的结构给予我们的世界和把“我们”与“我们周围的世界”连结起来的相互关系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我在这篇讲演中的主题是在爱因斯坦的根本问题中所隐含的联系和界说。我想要以下述方式加以探讨,这种方式将是朴素的,但是我希望它不带较多的偏见——而偏见对于该主题本身来说则是重要的——我  相似文献   
95.
卡尔·皮尔逊:著名科学家和自由思想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1857-1936)是英国的著名科学家和自由思想家。他27岁便当上了大学教授,39岁被选入英国皇家学会。40多年间,他一直处在科学的理智力量的最前沿。他的贡献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他的专业是应用数学、生物统计学和统计学,但他又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民俗学和宗教问题的研究者、律师、社会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优生学家,弹性和工程问题专家、教育改革家、伦理学家、受欢迎的教师、编辑、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的作者。在他去世前三年由他的助手编选的《卡尔·皮尔逊的统计学和其  相似文献   
96.
本文依据作者的亲身体察和理论反思,并借鉴了诸多史学家的中肯见解,详尽而深入地论述了由实证维,理性维,直觉维,与境维组成的科学编史学的“四维空时”的涵义,以及如何在各个维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文章表明,这是一个颇有新意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史研究和编撰纲领。  相似文献   
97.
19世纪后期.经典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已发展为月整的逻辑演绎体系,从而隐含着语言翻译问题。批判学派的哲人科学家敏锐地洞察到这个论题,发出了时代的先声。马赫强调语语言在科学交流和思维中的价值,似乎认为科学可用日常语言描述。彭加勤认为科学事实是语言的约定,它只不过是翻译成方便语言的未加工的事实而已;翻译的可能性隐含着不变性,这种不变性是未加工的事实之间的关系.迪昂在世纪之交对科学中的语言翻译论述得最为详尽和深入:翻译存在于科学的起点和终点.实际事实和科学事实之间的互译并非—一对应,翻译即背叛,测量是词典.实验需诠释,诠释非翻译.80年代库恩明确区分了翻译与诠释,探讨了词典的形成、结构和功能,分析了保真翻译不可能和诠释赖以进行的桥头堡;这一切颇有新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迪昂的“回应”。文章最后针对有关问题作了简短的评论。  相似文献   
98.
本文在简要论述迪昂关于“保全现象”历史沿革和内蕴的基础上,剖析了迪昂的科学工具论的涵义和精髓,并说明迪昂是如何在他的科学工具率与他的常识实在论和关系实在论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的。  相似文献   
99.
 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轫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百年前的世纪转折点, 恰恰也是经典科学向现代科学的大转折时期。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 是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新的世纪之交回顾一下上一个世纪之交的科学发展, 无疑是适逢其时、别有教益的。1.20世纪伊始, 当百年庆典钟声的余音还在袅袅回响之时, 英国皇家学会主席、科学界的泰斗开耳芬勋爵1900年4月27日在皇家学会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讲演: “悬浮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的19世纪的乌云”.他开门见山地说: “动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都是运动的方式, 可是现在, 这种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被两朵乌云遮蔽得黯然失色了。  相似文献   
100.
昂利·彭加勒(Henri Poincare,1854—1912)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极富创造力的哲人科学家(Philosopher-scientist)。他独创性的哲学思想是经验约定论(empirio-conventionalism),但他确实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实在论者。本文拟从分析彭加勒的实在论的实在观、真理观和科学观入手,进而论述他的科学实在论与他的约定论、经验论和理性论思想的关联,从而揭示出彭加勒的科学实在论是一种独特的实在论,我姑且称其为综合科学实在论(synthetic scientific realism),或简称为综合实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