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李醒民 《科学》2004,56(1):37-39
任鸿隽(1886-1961)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现代科学建制化的开路先锋和中国现代科学思潮的先知先驱,也是一位睿思的科学人(man of science).任鸿隽对学术界和学术研究向来十分注重和关心,本文阐释他这方面几段论述的理路.  相似文献   
22.
库恩在科学哲学中首次使用了"范式"(paradigm)术语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年前,我发表了一篇论文《库恩在科学哲学中首次使用了“不可通约的”术语吗?》。在那篇论文中,我对所提出的问题做了否定性的回答。因为爱因斯坦在1946年撰写、1949年发表的“自述”中,马赫在1905年出版的《认识与谬误》、可能在1895/1896年的系列讲演“探究的心理学和逻辑”中,都曾经在科学哲学的意义上使用了“不可通约的”(incommensurable,inkommensurabler)术语——先于库恩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在本文,我拟通过手头的资料论证,库恩也不是在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意义上首次使用“范式”(paradigm)术语的人。  相似文献   
23.
关于"批判学派"的由来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和评论了莱伊、列宁以及作者本人对作为一个整体的“批判学派”--20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先驱,其代表人物是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的研究概况和主要见解,以期引起学术同行的关注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4.
昂利·彭加勒(Henri Poinaré,1854—1912)是一位“无比伦比的数学家、敏锐的物理学家和思想深刻的哲学家”(G.达布的评价)。M.克莱因在谈到这位法国科学家的数学成就和影响时说:“彭加勒被认为是19世纪最后1/4和本世纪初期的领袖数学家,并且是对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的确,彭加勒在函数论、代数拓扑学、阿贝尔函数和代数几何学、数论、代数学、微分方程、非欧几何、渐近级数、概率论等数学分支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当代数学的不少领域都溯源于他。不仅如此,他对数学基础和数学哲学问题也兴味盎然,发表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见解,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25.
1984年4月22日至26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故都洛阳召开了“全国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座谈会”。来自北京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四十余名科学家和有关人员出席了会议。九位科学家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介绍了现代物理学前沿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趋势,探索了其中的哲学问题。会议还分小组就某些专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普遍反映,座谈会使人打开了眼界,触动了思想,获益匪浅。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柏林作了题为《确定论、概率论和有限性——浑沌现象的哲  相似文献   
26.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1853—1932)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他是物理化学的奠基者和代言人,是20世纪起主导作用的颜色学的研究者之一,曾荣获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就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天才、科学组织、一般文化问题、能源、公共教育、人道主义、战争与和平、国际主义、世界语等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诱人的见解和行动方案。他是一位鼓舞人心的教师、综合者、阐释者和科学观念的改  相似文献   
27.
本文在澄清“科学理论的认知结构”一语含义的基础上,讨论了哲人科学家眼中的科学理论的两种认知结构——经验归纳认知结构和假设演绎认知结构,着重论述了对后者中的基本假设的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28.
客观性是科学的特采,而科学的客观性有三个维度——对象的客观性、方法的客观性和评价的客观性。在肯定科学具有和达到客观认识的可能性之后,从七个方面为科学客观性做了辩护。  相似文献   
29.
 卡尔·皮尔逊(KarlPearson, 1857~1936)是英国著名的统计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应用数学家, 又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伦理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宗教学家、优生学家、弹性和工程问题专家、头骨测量学家, 也是精力充沛的社会活动家、律师、自由思想者、教育改革家、社会主义者、妇女解放的鼓吹者、婚姻和性问题的研究者, 亦是受欢迎的教师、编辑、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的作者。一句话, 他是19和20世纪之交的活跃的哲人科学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相似文献   
30.
1991年,我曾经应台北《中国论坛》之邀,撰写专文“一九七八年以来的大陆科学哲学”(发表在该刊第23期,1992年9月,第12—20页)。后来在收入我的论文集《中国现代科学思潮》(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时,这篇文章被科学出版社的编辑更名为“1978年以来的中国内地科学哲学”。在该文中,我从专业刊物、翻译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勾勒出中国科学哲学十余年间(特别是在八十年代)的再生(与五四的传统和余韵对接)、发展、繁荣的历史轨迹。尽管拙作有挂一漏万之嫌,但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毕竟也能察觉到已逝岁月的一些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