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9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本文通过对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的分析和论述,阐述柴科夫斯基在俄罗斯音乐发展史及欧洲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探讨柴科夫斯基器乐作品的创作特征及风格。  相似文献   
132.
双钢筋是近几年开始生产和应用的一种高强度新型建材,由于其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经济效益好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在国内各类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其工作机理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3.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绿色能源。水利施工中离不开围堰工程。现有的围堰施工技术主要有钢板桩围堰技术、木板桩围堰技术、砼围堰技术及土围堰技术等基本类型。本文主要论述了围堰施工技术原则及施工类型,并对围堰施工中围堰导流、黏土填充、围堰平面布置、加固与拆除等方面分析了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4.
采用以ASED-MO(含原子对排斥的EHMO法)为基础的结构自动优化的EHTOPT法,对共聚物铑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制乙酸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氧化加成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了不同共聚物配体形成的铑催化剂与碘甲烷的氧化加成反应途径,并得到反应活化能。分析了氧化加成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和空间因素对活化能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是相符的,并从理论上解释了2-乙烯基吡啶形成的共聚物铑配合物催化活性高于4-  相似文献   
135.
李蕾 《科技信息》2011,(14):178-178
物流专业实训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训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此,我们应转换教材编写的思路,整合教材编写的方法,努力实现实训教学的仿真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实训教学所需,促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6.
文章根据辽中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产业机理进行分析,认为产业的关联效应、转移效应和集聚效应催生了辽中城市群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7.
李蕾  朱先桃 《科技信息》2010,(1):177-177,172
根据我校发电厂及其电力系统专业方向学生的就业特点和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是高等专科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目的和任务。本文通过介绍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全面应用素质教育手段,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全方位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毕业生,论述了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8.
139.
能够影响饱腹感、能量平衡和胰岛素敏感性的脂肪细胞因子的发现,为代谢紊乱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对确定糖尿病和肥胖症代谢紊乱症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非常重要.本文探讨了脂肪细胞因子在胰岛素效应中的作用及运动训练对其含量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0.
李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793-4796,4818
实验用弹性微球体系粒径在10~60μm范围内,采用反相(微)悬浮聚合技术,以油类为分散介质,单体溶液作为分散相,以小液滴状悬浮分散在油中,单体在小液滴内引发聚合,从而合成弹性微球。采用填砂管岩心流动实验,通过并列的两根岩心管模拟相对高渗透层与低渗透层,注入弹性微球溶液进行调剖,记录两根不同渗透率填砂管的分流量及并联两管的注入压力,探讨弹性微球体系调整油层分流能力;并调节微球浓度,探索不同浓度对调整分流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微球体系可以选择性封堵高渗透层,并能改善非均质地层的注水剖面;将高、低渗透率填砂管的分流量从高于80%:20%的比例调整到两者都趋于50%,并且调剖后两管的渗透率级差最大幅度从8降到1.35,调整油层分流能力效果显著,后续注水时仍能维持较高的注入压力。随着微球浓度的增大,调剖平衡时间大幅度下降,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