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3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对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NixZn1-xFe2O4(x=0.1~0.9,(△x=0.2)铁氧体,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四探针测试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阻抗/材料分析仪等分别测试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电磁性能。结果表明,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磁损耗(Tanδm)随Ni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分别为23.74(x=0.7)和170emu/g(x=0.5)。  相似文献   
12.
尖晶石型铁氧体是一类性能优良的磁性材料,其在实际中被广泛用作为微波吸收剂、磁记录材料和其它功能材料;同时在催化、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如何使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分CO2气体固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研究关注的主要课题.本文重点概述了尖晶石型铁氧体(MFe2O4)的制备方法以及催化CO2还原为C和CH4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用溶液填充法制备了Co0.6Cu0.16Ni0.24Fe2O4铁氧体/碳纳米管(CCNF/MWNTs)复合物.通过现代测试技术表征了样品的结构、热稳定性、形貌和吸波性能.探讨了铁离子浓度、反应时间、煅烧温度等对其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物的电导率主要与其中MWNTs的含量有关;磁性与MWNTs中填充CCNF的量成正比.当[Fe3+]=0.25mol/L,填充时间为18h,煅烧温度为350°C时,所制备的CCNF/MWNTs复合物具有最佳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性能,且复合物在9.76GHz处的反射损耗极值为22.47dB,有效带宽大于2.0GHz.由此推测,CCNF/MWNTs复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大潜在应用价值的电磁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14.
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对超细分级机进料管内的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引入颗粒浓度分布不均匀度,建立了颗粒分散性的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导流片数量、尺寸、间距分布形式、入口风速、入口固体浓度、粒径对颗粒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流片的添加能提高颗粒的分散性;随着入口风速的提高,颗粒分散性逐渐提高,当风速大于13.6m/s时,分散性变化不大;随着入口固体浓度的增加,颗粒分散性降低;随着粒径的增加,颗粒浓度分布不均匀度增加,颗粒的分散性变差,当粒径大于50μm时,颗粒分散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螯合树脂的改性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以壳聚糖为载体的螯合树脂,将该树脂用于过氧化氢部分降解,得到改性 的壳聚糖螯合树脂。用静态吸附法测试了树脂的吸附性能,并对两类树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发现改性的螯合树脂比未改性的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影响R_1CH_2_nR_2的气相标准生成焓△_fH_m~(R_1CH_2_nR_2,g)的各种因素,包括端基,链因子(n)及主链上取代基的支化度等。提出了计算正、异构烷烃(RCH_2_nR)的△_fH_m~(g)的计算模型: △_fH_m~(R_1CH_2_nR_2,g)=-74.4kJ·mol~(-1)-4.9T-20.5n+∑m_ib_i其中:-74.4kJ·mol~(-1)为CH_4的△_fH_m~(g),-4.9为主链上端基(-CH_3)对△_fH_m~(R_1CH_2_nR_2)的贡献,T为端基的数目,n为组成上与CH_2相当的-CH_2-的数目,-20.5为其对△_fH_m~(R_1CH_2_nR_2,g)的贡献,b_i为每类取代基的支化度,m_i为b_i的数目。本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很好吻合,相关系数为0.9997。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考虑成键元素的电负性|△x|和化学键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CH_mX_(n1)X′_(n2)的生成焓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算公式△_fH_m(CH_mX_(n1)X′_(n2),8)=716.67+∑_(n1A′)+∑_(C_1a_1)其中,A′、a_1是结构参数,716.67是气态碳原子的标准生成焓。23个化合物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合,相关系数为0.995。另外,预示了9个化合物的气相标准生成焓。  相似文献   
18.
19.
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在乙醇-水介质(φ(乙醇)=30%;I(NaClO4)=0.1 mol/L,t=(25±1) ℃)中Cu(Ⅱ)与杂环碱(2,2′-联吡啶(Bpy)或邻菲咯啉(Phen),配体A)和赖氨酸(Lys,配体B)形成配合物的行为;测定了Cu(Ⅱ)-Lys二元配合物和Cu(Ⅱ)-杂环碱-Lys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三元配合物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用ΔlgKM(ΔlgKM=lgKMAMAB-lgKMMB)表示.结果表明,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较大且ΔlgKM值均大于理论统计值.这可能与Lys分子侧基的推电子效应及三元配合物中存在的πA←M←πB电子效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正交Chirp信号的数字产生算法,具有运算量小和存储容量要求低的特点.该算法用二阶时变参数ARMA模型来表示Chirp信号,避免了Chirp信号产生中常规DDS技术的正弦函数的计算和相位截断效应.通过采用二阶时变参数ARMA模型,由于实时计算出了信号的及时值,并不需要有查找表,所以能将数据字长做到很大,可以大大降低幅度量化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