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1.
通过研究酶促腐乳在成熟过程中的色度、蛋白质水解程度、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添加酶制剂促熟对腐乳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酶促速熟过程中腐乳的微观结构变化,通过电泳分析腐乳的蛋白质水解情况,采用中红外扫描研究酶促腐乳的成分,并与利民红方腐乳(对照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酶促速熟腐乳的颜色、微观结构、蛋白水解度以及组成成分均与传统工艺生产的利民红方腐乳(对照样)基本相同,证明腐乳的加酶促进其成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板堆焊的方法及高速摄像系统,研究了双电极钛钙型碳钢焊条的焊芯间距对焊接工艺和电弧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电极钛钙型碳钢焊条的焊芯间距是影响电弧电压的最重要因素。在焊接过程中,调节双电极焊条与工件间距对电弧电压的影响很小;随着焊芯间距的增大,电弧电压升高,焊条套筒形状由两边尖、中间凹逐渐变为两边凹、中间凸的形状,焊接电弧由小而集中变为大而分散。对于药皮质量系数为45.6%、直径为4mm的双电极钛钙型碳钢焊条(双焊芯),在电流为200A的条件下,当焊芯间距为1.2~1.7mm时焊缝成形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平板堆焊的方法及高速摄像系统,研究了双电极钛钙型碳钢焊条的焊芯间距对焊接工艺和电弧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电极钛钙型碳钢焊条的焊芯间距是影响电弧电压的最重要因素。在焊接过程中,调节双电极焊条与工件间距对电弧电压的影响很小;随着焊芯间距的增大,电弧电压升高,焊条套筒形状由两边尖、中间凹逐渐变为两边凹、中间凸的形状,焊接电弧由小而集中变为大而分散。对于药皮质量系数为45.6%、直径为4mm的双电极钛钙型碳钢焊条(双焊芯),在电流为200A的条件下,当焊芯间距为1.2~1.7mm时焊缝成形较好。  相似文献   
14.
根据辐射理论,计算空间目标接收到的可见光辐射,推导出光谱仪获得的辐射强度的一般表达式,从而得到目标背景对比度。分析对空间目标探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腐乳粗放式的手工生产致使成品中检出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影响了腐乳的质量.本实验采用60Co-γ射线对腐乳进行辐照处理,研究后酵时间和温度对其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后酵120,d的腐乳经3,kGy辐照3,h后,在25,℃下储藏60,d,细菌总数为2.09×104,g-1,霉菌总数为1.94×104,g-1,且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比未辐照腐乳的分别减少了26.77%~27.12%、25.11%~29.06%;证明辐照处理可作为控制腐乳中微生物指标的措施之一,有助于保持腐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高职园林制图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在园林制图的教学中以实用为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应用性、技能性,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三维软件UGNX3.0的二次开发工具,以及以VC++6.0进行二次开发需要的系统设置,并配以实例,使得UG开发人员对这些工具能有全面的了解,提高UG二次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澳洲茄胺盐酸盐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龙葵平喘胶囊和AD-1注射剂中澳洲茄胺盐酸盐(SHBL)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澳洲茄胺盐酸盐在75%的甲醇溶剂中λmax204±1nm有最大吸收,E1%1cm204±1nm=418;澳洲茄胺盐酸盐对照品溶液的y=-0.274+8.726x,r=1.002,加标回收率(n=9)92.0%~100.1%.  相似文献   
19.
李立英 《科技信息》2010,(26):I0188-I0188
本文分析了现有《制药设备》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现代制药企业对制药人员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的角度出发,研究提出了整合教学内容、合理教学组织、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黑向日葵籽皮(黑瓜子)中提取出一种具有果香味,色泽鲜艳,性质稳定的醇溶性色素—葵子红色素。本文介绍了葵子红色素的提取方法,理化性质及各种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性质实验初步确定葵子红色素的基本结构为花色素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